民·潮:月份牌图像史

民·潮:月份牌图像史
作者: 编著:张信哲 张艺安
出版社: 上海人美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28.70
折扣购买: 民·潮:月份牌图像史
ISBN: 9787558621062

作者简介

张信哲,1967年3月26日生于中国台湾云林县,华语流行乐男歌手、演员、舞台剧团团长。张艺安,1967年 月份牌收藏家。著名艺术家、收藏家张信哲 张安艺多年来对20世纪初月份牌及同时期的服饰做了深入的探索及研究,将月份牌以及与以月份牌中所绘的人物穿着服饰为主,并将其收藏的服饰和绘画作品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予以展现给读者,服饰与月份牌画中的时尚互相佐证,区域采取每10年一个划分,横跨1910年——1940年,让观众领略那个时代不断更迭的时尚风貌。

内容简介

月份牌是一种单张年历的旧称,记录当年每个月的天数和每天的星期,上 海等江南地区把“月”讲作“月份”或“月分”,遂被叫作“月份牌”。月份牌脱 胎于传统的“春牛图”,古代中国是农业国,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 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国也是当时天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传统 上,每年的农历十月,皇帝或中央政府会向大臣或地方政府颁送历书,这 种历书被称为“皇历”,因大多使用黄纸印刷,又被称为“黄历”。皇历装订 成册,常人使用不方便,价钱较贵,清代以后就出现单张印刷的年历。以前, 中国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全国各地要举行“鞭打春牛”的活动,这是政 府“劝农”的号令,提醒和告诫勿忘农事,单张年历上面印有“鞭打春牛”的 图画,于是,这种年历被称为“春牛图”。春牛图木刻雕版印刷线条粗犷,无 法把一年的日期印刷在一张纸上,一般只能印刷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干支。 近代以后,上海是最早步入近代化的城市,也是最早的公元历和传统农历 并用的城市。同时使用不同的历法,农历和公元历、传统的干支和西方的 星期需要换算,正确的日期对城市生活至关重要。同时,西方的石版印刷 技术可以把纤细的线条清晰地印刷到纸上。清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1884年1月25日),《申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要位置,以“申报馆主人谨启” 的名义公示,说 :“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准于明正初六日随报分 送,不取分文。此牌格外加工,字分红绿二色,华历红字,西历绿字,相间成 文。华历二十四节气分列于每月之下,西人礼拜日亦挨准注于行间,最宜 查验。印以厚实洁白之外国纸,而牌之四周加印巧样花边,殊堪悦目。诸君 或悬诸画壁,或夹入书毡,无不相宜。”月份牌检索方便,使用者会一年 365 天张贴或悬挂在户内墙壁上,很快被商家利用。开设在上海小校场一带的 石印年画商开始设计、印刷、销售石印月份牌。同时,许多商家委托印刷厂 印制月份牌,月份牌也成了商家的广告画,画面日新月异,印刷精益求精, 成为独立的商品和艺术门类。1906 年出版的《沪江商业市景词 · 月份牌》 提道 :“中西合历制成牌,绘得精工异样佳。分送频年交往户,藉招生意贺 同侪。” 顾名思义,月份牌的用途在于记录、查阅日期,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后,知 道、了解“日期”“星期”,对城市生活的市民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的年历、 Preface 序一 月份牌是一种单张年历的旧称 ?理? 月历、日历应运而生,越来越多。作为年历使用的月份牌,画面太大,记录 日期的“月份牌”太小、太简,其功能远不及月历、日历方便、好用,销售量 锐减。于是,月份牌向两极发展 :其一,放弃或减小配图,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以月历或年历为主的月份牌 ;其二,放弃或减小月份牌的功能,向年画、 广告画、宣传画转变。最终,月份牌徒有其名,而无其实,成了年画或广告 画的另一个名称。 月份牌的始创者是“点石斋石印书局”,它的创始人和老板就是中国近现 代风俗画的开创者、著名画师吴友如(?―约1893)。毫无疑问,吴友如就是 月份牌的开山老祖。小校场许多年画作坊的画师成为月份牌创作的高手 ; 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受过西方绘画训练的画师也参与其中。西方绘画技术 的应用,使月份牌的画面日益精致,对月份牌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 用。早期的月份牌题材主要是传统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名胜 古迹 ;民国以后,妇女解放,仕女图成为月份牌的主流,配以新时代、新潮 流、新风尚、新科学背景,月份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风尚。 “曲线美”是美术术语,最早由英国画家荷迦茲(1697―1764)在《美的分 析》一书中提出,以为一切由所谓的波浪线、蛇形线组成的物体,都能给人 的视觉以变化无常的追逐,从而产生心理乐趣。这一理论在 20 世纪 20 年 代传入上海,对上海的审美观念和情趣产生巨大的影响。上海人浮想联翩, 将“曲线美”联想到女人的肌体,“胸前高耸两峰痕,背后还翘一大臀。窄袖 短衣双臂露,登徒哪得不消魂”,于是一种被称为“旗袍”的紧身露臂女子 服饰应运而生,同样着旗袍的女子充斥了月份牌的版面。旗袍是服装,除 了美观,还得得体,行动自如,而月份牌是画作,月份牌上的旗袍不是实用 服装,只追求画面好看,不必追求衣服是否得体。所以,月份牌上的旗袍并 不是真正的服装,画师可以自由创作、随意发挥,也就是如此,月份牌上的 旗袍成了画师的旗袍设计稿、时装秀,引领上海时装的发展和进步。 月份牌退出历史舞台许多年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掀起了一股民间收藏热, 昔日的月份牌成为民间收藏的一大门类,受到人们的青睐。对老一辈来说, 月份牌是难以忘却的记忆 ;对新时代的人来说,月份牌则是窥视昔日的 窗口。 随着历史的冲刷、 社会的变迁, 存世的月份牌广告画印刷品已经不多, 原画 底稿则更为罕见。 幸而有像本书作者一样的收藏家一直不遗余力地收集、 保 存这些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 希望读者可以借此重新认识了解这些艺术家、 商业设计开创者乃至潮流引领者留下的文化财富, 以及他们给我们当下的美学带来的思考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