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车轮滚滚--刘瑞龙的一生
ISBN: 9787010092393
**章 懂事的小雷惠 小雷惠出生才70天,父亲便撒手人寰。小时候,他与 母亲相依为命,因衣着破旧,街坊开玩笑:“真是少年有 志,小小年纪就穿上朝服了,前补后补的,*后必有大福 大贵。”曾经参加武昌起义的表兄为他命运的逆转给予助 力。14岁时,他考上被孙中山先生称作“开全国之先河” 的通州师范学校。将来能做一位授业解惑的教书先生,是 他们母子十分期望的事情。 一 陆洪闸的陆陈行 大江东去。潮起潮落。沧海变桑田。 这里是大海托起的神奇土地。 千古以来,长江每年挟裹着数亿吨的泥沙冲进黄海和 东海,同时也将汇聚百川所积淀的自然与人类的文明和精 华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南通——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万里长江出海前*后 的创造! 早在五六千年前,江海大地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 还是茫茫的海域。由于江面骤然开阔,江水流速降低,加 之海潮的顶托,咸淡水流交汇,长江流域下泄的大量泥沙 在这里发生沉积,江口沿岸形成一块块小小的沙洲,继而 连接成片,与陆地相并接。 当时光飞转到汉代,现今如东一带,隆起了一块名叫 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时,扶海洲与扬州东部的沙嘴并接 ,完成了南通成陆****次沙洲连陆的大并接。 与此同时,现南通市区一带,又隆起一块新的沙洲— —胡逗洲。胡逗洲先后与其东边的南布、长沙、东社等沙 洲并接,范围不断扩大。到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又与其 西北边的如皋大陆并接,完成了南通成陆**第二次大并 接,长江北岸一直延伸到佘西一带。 …… 在南通成陆**曾发生过4次大并接。在公元10世纪中 期,后周在这里设州,因其“据江海之会,通吴越之路” ,遂取名通州。随着通州古代盐业的发展,居民聚落随之 出现,渔业和农业也发展起来,商贾往来,经济繁荣。到 了明朝,通州已有“风土庞厚,民俗淳雅,甲诸维扬”之 美誉。 从元末到清初的300多年间,通州东部的江岸也曾发生 过大规模坍塌。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在通州以东,余 西至余东一线的长江中,一块块新的沙洲又纷纷露出水面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才真正形成。 19世纪末,一批准备以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看中 了这片植根于华夏又不断向大海延伸的年轻土地。刚刚被 光绪皇帝授为翰林院修撰的新科状元张謇,鉴于甲午战败 ,国事*非,为了实现“救贫”、“塞漏”之抱负,告假 还乡,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这里做出了经天纬 地的壮举。 从1**5年,张謇便在家乡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 。他在唐闸镇创办了通州**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 后*名大生一厂,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海门、 通州城南创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和八厂(即大生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