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趣读(图文典藏版)

三国趣读(图文典藏版)
作者: 江涛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三国趣读(图文典藏版)
ISBN: 97875205015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爱攒私房钱的皇帝 古时的出嫁女子为了防止被丈夫或者婆家抛弃 ,会偷偷私藏一些首饰和衣物,以免遭抛弃后生活 没有着落,这就是私房钱的来历。时至今日,很多 已婚男子也爱藏私房钱,钱是男人胆,男人存私房 钱也是为了花钱方便。不仅现代,古代也有人热衷 攒私房钱。 汉灵帝就喜好积蓄私房钱,还爱收集天下的各 种奇珍异宝。每次各郡、诸侯国向朝廷进贡,都要 先精选出一部分珍品,送交管理皇帝私人财物的中 署,叫作“导行费”。公元181年,中常侍吕强上书 规劝说:“普天之下的财富都归陛下所有啊,难道 有公私之分?而现在,中尚方广敛各郡的珍宝,中 御府堆满天下出产的丝织品,西园里收藏着理应由 大司农管理的钱物,马厩中则饲养着本该归太仆管 理的马匹。而各地向朝廷交纳贡品时,都要送上导 行费。这样,征调数量增加,人民贫困,花费增多 ,贡品却少。贪官污吏从中牟利,黎民百姓深受其 苦……”奏章送上去,灵帝根本不理睬。上行下效 ,皇帝这么做,自然会有更多的官员去“学习”的 ,“小金库”都是满满当当的,最后这些钱财都要 摊派到百姓身上,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2 汉灵帝时期的阅兵式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 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 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以后 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阅兵的主要用意除 了检查兵员装备情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示威。 另外,还有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阅兵, 称“观兵”或“观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在战 前鼓舞士气外,更主要的则是为了向敌方示威。还 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汉灵帝的阅兵式了,他是为 了给自己壮胆。 当时,有观察云气来预言吉凶的法术家认为, 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其 实不用算命的说,都知道起义军快打到首都了。没 人敢跟汉灵帝说实话,汉灵帝还想通过法术来压制 ,于是大批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下举行阅兵 仪式。 他让人先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 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修筑了一个小坛,又 立起九层的华盖,高九丈。步、骑兵数万人列队, 设营布阵。汉灵帝亲自出来阅兵,站在大华盖之下 ,大将军何进站在小华盖之下。灵帝亲自披戴甲胄 ,骑上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 巡视三圈后返回,将武器授予何进。灵帝问讨虏校 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觉得怎样?”盖 勋回答:“我听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显示恩德,不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