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回到生活原点/看见
ISBN: 9787507548549
《人物》杂志,1980年创刊,是中国*早创刊的人物时政类杂志,也是中国发行量**的新闻类杂志和人物报道杂志,属***别的人物大刊。 《人物》致力于提供中文世界*好的人物报道,以**、专业、人文与历史积淀著称,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
学诚法师 现代寺院的幕后推手 这位新晋的、***年轻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以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底色顺应互联网时代大潮,向世间人宣告佛教徒不避世、不落伍、敏感于时代和现代人的苦乐。 拍摄现场 学诚法师气定神闲地侧身站立,望着山下,一米开外是镜头对着他的摄影师和一群捧着苹果电脑、打着灯光、拿着手机的助理们。这个画面有一些“违和感”,却又十分契合他的形象——一个有能力拥抱新事物的佛教徒在现代社会。到了夜晚时分,再往山下看,是万家灯火。山上与山下,世间人与出家人,看上去似乎泾渭分明。但对学诚法师来说,从来并非如此,他一直记得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大和尚与互联网+ 一个僧人、一个学者和一个互联网公司高管坐在一起可以谈论些什么?答案是:“佛教与互联网。”2015年10月25*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上,“佛教与互联网”是其中一场分论坛的主题,增加这场分论坛是学诚法师特别提出的要求。 学诚法师是北京龙泉寺方丈,2015年4月当选新一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以下简称“中佛协”)正是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办方。对这位中佛协历***年轻的会长来说,佛教无法在互联网时代置身事外。 龙泉寺信息中心的贤信法师是这场分论坛的筹备者,也是现场发言的嘉宾之一。他的发言主题是他与师父学诚法师交流之后确定的:在这个人人谈论“互联网+”的时代,佛教可以做什么?他举了几个例子。这些年在龙泉寺接待参访者时,他有一个感*,机器越来越像人,而人也越来越像机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在量化计算**一切的时代里正变得*益单一。佛教有对症的药方:因为佛教注重内心的觉悟,所以可以帮助人们对世界重新形成一种“全息的认识”。 另一个例子:热衷于在社交网络上选择性地展示自我的人们对经过重塑的自我产生了过度依赖,由此形成了自我的枷锁。佛教也有药方:因为佛教讲究在利他中消融自我,*加广阔的心灵空间于是就被释放出来了。 ★?悲悯和安稳,才是抵达内心富足的路。 ★?本书收录了叶嘉莹、张艺谋、仓本聪、学诚法师、曾梵志……在内的16位大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写给在这个忙碌的时代里迷茫的人。 ★?全新修订,萃选成书,**精装,适合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