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

三国史
作者: 何兹全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三国史
ISBN: 97870100953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黄巾起义 1.时代背景 东汉统一帝国的垮台和分裂局面的出现,应从黄巾暴 动说起。《三国演义》就是从黄巾暴动讲起的,有眼光, 有识见。 黄巾暴动的出现,是东汉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商人 兼并的结果,是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结果。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一家取得天下做了皇帝,开始都 能君臣上下励精图治,严惩贪污腐败,懂得水可载舟亦可 覆舟的道理,尽量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使人民能够 安居乐业生活下去。但多则百年、几十年,少则十年、二 十年,安居久了,统治者又腐化起来。于是吏治腐败,赋 役繁重,人民求生不得;于是铤而走险,酿成大乱;于是 皇帝被打倒,皇朝被推翻。新皇朝在这白茫茫一片大地真 干净的烂摊子上重新建立起来。君臣上下又励精图治一番 ;于是社会又安定一个时期。于是又腐败,于是人民又起 来,于是皇朝又被推翻,于是新皇朝又建立起来。循循环 环,改朝换代不已。当然,这是就历史发展的大形势说的 ,细察起来,在循环中社会也有变化,有发展,有进步, 不是死水一潭。历史循环论是错误的。 东汉自安帝以后,政治腐败逐渐严重。外戚宦官争权 夺利。外戚夺得大权,换一批亲朋子弟做官;宦官夺得大 权,又换一批亲朋子弟做官。一批人上去,一批人下来。 上一批、富一批、贵一批。受苦受害的总是人民百姓。 使人民受苦的,政府官吏以外还有商人。战国以来, 商业交换经济发展。商业发达,城市兴起,人民见识增长 ,智慧文化也随着进步。城市,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源泉 。城市生活给人带来思想,带来智慧,带来文化。古往今 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有关农业、畜牧业的知识外 ,无不从城市兴起。 但交换经济发达,是好事也带来恶果。城市经济发达 的结果,总是商人得利,农民吃亏。商人越来越富,农民 越来越穷。 在商业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里,王公贵族官吏只是从农 民手里征收他们生产的物品,农民生产什么他们就征收什 么。他们得的多些,生活比农民丰足些,如此而已。商品 经济出现和发展后,为了使产品有销路有竞争能力,就得 使产品精益求精,不然便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商人 就要蚀本甚或破产,吃苦。因此,生产品总是精益求精的 。在精美物品刺激引诱下,王公贵族官吏的欲望大开。他 们追求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司马迁就说过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 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昧,身安逸乐 ,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追逐美好,厌恶粗野 ,这是人的欲望,谁也阻挡不住,就是排门挨户去讲节约 的道理,谁也不去听你的。 商人发家致富,靠钱。“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手 里钱越多,生意越做得大,钱越赚得多。通过钱、交换, 商人把农民的土地、财产兼并到自己手里来。王公、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