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ISBN: 9787510472893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张大军,电影美术指导、绘本画家。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指导工作至今。电影《冬至》获得第11届大学生电影节处女作奖。电影《红色康拜因》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影评人大奖。他也是“蒲蒲兰原创十年·绘本原画展”设计者,以充满童趣的设计、互动的体验为参观者津津乐道。曾用绘本的方式,重新演绎了鲁迅名篇《风筝》,原画被鲁迅博物馆收藏。

内容简介

走进鲁迅童年的回忆,重温经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此文是其对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一类回忆童年的文章,大部分都收在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家屋后的一片大园子。对大园子的回忆,最为出彩: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以及会冒烟的斑蝥等等。色泽鲜活,动静交替。一片儿时的园子在作者笔下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景物描写是最精彩的,而意外出现的“美女蛇”更为百草园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找回孩子缺乏的“大自然元素”。这是一篇温暖、真挚、恳切、充满童趣和留恋的回忆文。我们读它时,只需愉悦地欣赏、毫无负担地感受文中的童趣和人情味,领会它的妙处。 许多人对鲁迅的作品有一种成见,认为他写的都是战斗文章,文中一定充满了讽刺。这是对他极大的误解。就论这篇散文,文中鲁迅自嘲式的幽默并没有讽刺意味,就是好玩而已;鲁迅本人就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人,这篇文章所体现的是他作为普通人的童年趣味和旧日情怀,一点不往讽喻那边靠。 孩子若能从这篇散文中了解到鲁迅儿时的趣味,对他将来的学习是有利的,至少不会像我们之前那样误读了鲁迅。 与百草园的快乐相比,被送入私塾后的鲁迅似乎颇受约束。学着古文,读着逐渐加厚的书本,看着先生手中的戒尺,百草园渐行渐远。对儿时的无限缅怀流露在眉宇间。然而鲁迅对读书却并不抵触。在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先生的教导下,读书、习字、对课,一丝不苟。这其中自然有对先生渊博学识的敬重与佩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由调皮贪玩的孩童渐渐成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对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