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南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踏歌集--一个旅游人的手札(3)
ISBN: 9787564186906
我有位搞旅游规划的朋友,失联了很长时间,前几日 难得通了回电话。我问:都在忙些什么?回答:在做全域旅 游规划。 自打“全域旅游”新名词横空问世后,从省到市、从 城区和县城到乡镇,都在联系专业公司做全域旅游的规划 。做一个的花费,动辄几百万,少则几十万。算个账,全 国上下得做多少个规划呀。 “忽如一夜春风来”,旅游 规划行业迎来了黄金档期。 我在旅游部门供职时,负责过旅游规划工作。那时候 和现在不一样,是我们公职人员自己动手做,实际上是边 学边干,没少吃苦,做出来活儿及格而已。现在不一样了 ,改为委托专业公司来完成。这也对,专业的事,就应该 交由专业的人来做,叫外包服务。那时候,我们做的是旅 游总体规划,现在又不一样了,最新的提法自然就是全域 旅游规划了。 我退休后一直在旅游学术团体活动,少不了也会撞上 “全域旅游”的那些事儿。 最早的一次,是参加某个城区的全域旅游规划招标评 审。参加投标的专业公司拿出的规划框架,怎么看怎么觉 得眼熟,窃以为与以往的旅游总体规划没多大区别,只不 过在所有规划分项中,都加上了“全域”二字。我很纳闷 ,这两种规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实际上,以往的总体规 划做的是“大旅游”,触角也伸到了全域。那么,大旅游 与全域旅游又有什么差异呢? 又有一次,我如约去远郊的一个城区,参加那个区的 全域旅游规划(初稿)点评。原以为是召开个点评会的,没 想到仅我一人,要面对北京的一家规划公司负责人,以及 他手下的一拨子“90后”。这家规划公司在全国赫赫有名 ,只是做出来的活儿,仍未跳出总体规划的窠臼。况且, 他们对其本土文化认识肤浅,也没“规划”到点子上。我 与他们讨论了一个下午,因我熟悉这个城区的情况,还建 议以“慢山,慢水,慢城”作为城区形象,可以围绕这六 个字做文章。这已经是去年的事了。今年,区旅游局换了 位我熟悉的负责人。我问他规划的完成情况,回答是尚无 最后成果。 还有件事,说起来比较搞笑。也是在去年,我和院校 的几位教授组成课题组,去做江西某个城市的旅游总体策 划方案。这个市的旅游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要求我们 将全域旅游规划装进总策划方案之中。这显然是风马牛不 相及。我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明显觉察到了他们要做全域 旅游规划的急迫心情,态度也特诚恳,只是并未弄懂什么 叫全域旅游。 有位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与我探讨全域旅游。他做过 数个旅游总体规划,也做过数个全域旅游规划,理论与实 践均很权威。他对我说,其实这两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只是后者更强调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的认同感、能动性、 协作性。 我赞成这么个说法。实际上,全域旅游只不过是旅游 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产物。倘若搁在若干年前,大旅游也 好,或者那时候就提出了全域旅游也好,不会形成各方面 的共识,也不会得到各方面的呼应,仅仅是旅游部门个体 的梦而已。 我还认为,全域旅游规划的蓝图与我们建设美好家园 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一位市旅游部门负责人说:要通 过打造“处处有风景、时时有服务、人人都放心”的全域 旅游模式,形成一个整体城市泛景区化的旅游目的地。瞧 瞧,这样一种所谓的全域旅游模式,不正是城市百姓自身 的需求吗? 什么叫城市?城市的功能是什么?城市是市民安居、工 作、休憩的集聚地。一个城市如果脏乱差、市政服务缺失 、生活不安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城市。反之,则会成为 人们向往的城市。可不可以这么说,假如世上没有旅游, 城市也应按全域旅游模式去建设、去经营?更何况,旅游已 成为人们“休憩”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趋势, 一种潮流。可能正凶为如此,才会产生全域旅游规划“热 ”。 坦率地说,这么“热”对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来说是 大好事,只是完全可以修订原有的规划,不必动用巨资“ 另起炉灶”。一家之言,也就这么一说,一笑而过。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