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中国文脉
ISBN: 9787535461964
眼前就是南北朝了。 那就请允许我宕开笔去,说一段闲话。 上次去**,文友蒋勋特意从宜兰山居中赶到台北看我,有一次长谈。 有趣的是,他刚出了一本谈南朝的书,而我则花几年时间一直在流连北朝, 因此虽然没有预约,却一南一北地畅谈起来了。**《联合报》记者得知我 们两人见面,就来报道,结果出了一大版有关南北朝的文章,在**的闹市 中显得**奇特。 蒋兄写南朝的书我还没有看,但由他来写,一定写得很好。南朝比较富 裕,又重视文化,文人也还自由,可谈的话题当然很多。蒋兄写了,我就不 多哕唆了,还是抬头朝北,说北朝吧。 蒋兄沉迷南朝,我沉迷北朝,这与我们不同的气质有关,虽老友也“和 而不同”。我经过初步考证,怀疑自己的身世可能是古羌而入西夏,与古代 凉州脱不了干系,因此本能地亲近北朝。北朝文化,至少有一半来自凉州。 当然,我沉迷北朝,还有*宏观的原因,而且与现在正在梳理的宏观文 脉相关。 文脉一路下来,变化那么大,但基本上在一个近似的文明之内转悠。或 者说,就在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河之间轮换。例如:《诗经》和诸子是黄河流 域,屈原是长江流域;司马迁是黄河流域,陶渊明是长江流域。这么一个格 局,在幅员广阔的中国也不见得局促。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人们不禁要问, 作为一种大文化,能不能把生命场地放得再开一些? 于是,公元五世纪,大机缘来了。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由于文明 背景的重大差异,本该对汉文化带来沉重劫难,就像公元四七六年欧洲的西 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灭亡,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一时陷入黑暗深渊一般 ;谁料想,北魏的鲜卑族统治者中有一些杰出人物,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 元宏),居然虔诚地拜汉文化为师,快速提升统治集团的文明等级,情况就 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他们既然善待汉文化,随之也就善待佛教文化,以及佛 教文化背后的印度文化。这一来,已经在犍陀罗等地相依相融的希腊文化、 波斯文化,乃至巴比伦文化也一起卷人,中国北方出现了***的世界文 明大会聚。 从此,中国文化不再只是流转于黄河、长江之间了。经由从大兴安岭出 发的浩荡胡风,茫茫北漠,千里西域,都被裹卷,连恒河、印度河、幼发拉 底河、底格里斯河的波涛也隐约可见,显然,它因包容而*加强盛。山西大 同的云冈石窟可以作为这种文明大会聚的*好见证,因此我在那里题了一方 石碑,上刻八字:“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这就是说,在差不多同时,当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文脉被“北方蛮 族”突然阻断,而且会阻断近千年的当口上,中国文脉,却突然被“北方蛮 族”大幅提振,并注定要为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开辟一个值得永远仰望的“制 高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北魏就 是一个历史支点,它撬起了唐朝。 当然,我所说的唐朝,是文化的唐朝。 为此,我长久地心仪北魏,寄情北魏。 即使不从“历史支点”的重大贡献着眼,当时北方的文化,也值得好好 观赏。它们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一种力度、一种陌生,让人惊喜。 例如,那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低见牛羊。” 这里出现了中国文学中未曾见过的辽阔和平静,平静得让人不好意思再 发什么感叹。但是,它显然闯入了中国文学的话语结构,不再离开。 当然,直接撼动文脉的是那首北朝民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 兰当户织”,这么轻快、愉悦的语言节奏,以及前面站着的这位健康、可爱 的女英雄,带着北方大漠明丽的蓝天,带着战火离乱中的伦理情感,大踏步 走进了中国文学的主体部位。你看,直到当代,**电影界要找中国题材, 首先找到的也还是花木兰。 在文人圈子里,南朝文人才思翩翩,有一些理论作品为北方所不及,如 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而且,他们还在忙着定音律、编文 选、写宫体。相比之下,北朝文人没那么多才思。但是,他们拿出来的作品 却别有一番重量,例如我本人特别喜爱的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街之的《 洛阳伽蓝记》。这些作品的纪实性、学术性,使一代散文走向厚实,也使一 代学术亲近散文。郦道元和杨街之,都是河北人。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