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年画故事

给孩子讲年画故事
作者: 殷伟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3.49
折扣购买: 给孩子讲年画故事
ISBN: 9787302678809

作者简介

殷伟,现任新加坡世界中华传统文化交流会执行会长,专攻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甚丰,颇有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著有《中国琴史演义》《中国围棋史演义》《中国绘画演义》《中国书法史演义》《中国酒史演义》《中国茶史演义》《中国沐浴文化》《沐浴中的女性》《中国鱼文化》与“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赏年画”等近60种。

内容简介

. 104 一〇一 吉祥福字 在民间,“福”字的构图样式繁多,各有千秋,极富情趣和艺术 感,寓含着老百姓对福禄寿的追求和向往。 清代苏州桃花坞《神仙人物福字》造型非常奇特,汇集了众多 吉祥元素,表达群仙赐福寓意。一个镂空大“福”字周围串以象征 荣华富贵的牡丹、芙蓉花、桂花等花卉,几乎占据整幅画面,意在“洪 福齐天”。左侧“示”字中分别由“齐天大圣偷蟠桃”“麒麟送子”“状 元及第”组成,“畐”字则由“刘海戏金蟾”“和合见喜”“天官赐福”“送 宝童子”“聚宝盆”等元素组成。整个画面动中有静、庄重富丽,反 映了寻常百姓的美好心愿。 清代苏州桃花坞《神仙人物福字》 105 . 一〇二 福寿三多 “福寿三多”典出《庄子》,指多福、多寿、多子。传统吉祥图 和民间年画《福寿三多》多由佛手、寿桃和石榴组成,以佛手柑的 “佛”谐声“福”字而寓意多福,以寿桃象征多寿,以石榴多籽谐声 又近意“多子”。三种吉祥元素组合,反映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明清时期最为盛行。 天津杨柳青年画《福寿三多》描绘一个娃娃头顶寿桃,另一个 娃娃手举牡丹花。花架上花盆里有万年青、灵芝和绽开的石榴,上 方飞来一只红蝙蝠,寓意洪福齐天。娃娃脚下有佛手、仙桃、盘长、 如意、金鱼等,皆为吉祥之物,寓意福寿三多。 天津杨柳青年画《福寿三多》 一〇三 福缘善庆 “福缘善庆”中,福缘,指得福的缘分、福分;善庆,指行善多福。 语出南朝梁人周兴嗣《千字文》:“祸因恶积,福缘善庆。”意思是灾 祸多因作恶多端,福庆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题为“福缘善庆”的年画多以画中的“蝠橼扇磬”谐声,如清 代天津杨柳青手绘年画《福缘善庆》描绘蹲在地上的童子一手举着 香橼,一手捉住红蝙蝠,蝙蝠口中吐出升腾的云烟中写着“福缘善庆” 四字;站立的童子一手持扇,一手高举如意,如意头部悬挂着玉磬。 组合在一起,就是福缘善庆。 清代天津杨柳青手绘年画《福缘善庆》 一〇四 箕陈五福 “箕陈五福”典故源自《尚书·洪范》,中国古代俗有“五福” 之说,指五种世俗观念和人生理想。《尚书·洪范》说:“五福,一曰 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后世民间的说法则是指福、禄、寿、喜、财。五福就是过去中 国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成为人生幸福的总称,历千年而不衰,迄今 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源于“箕陈五福”典故的传统年画和吉祥图,以五只蝙蝠构图 出现的频率最高,如清代苏州桃花坞年画《五福图》描绘从瓮中飞 出五只红蝙蝠,“蝠”与“福”谐声,寓意五福。 清代苏州桃花坞年画《五福图》 一〇五 五福捧寿 “福”历来被中国人看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中有着不 同意义和诠释。古人曾根据所处时代的风尚,将福的重要内容概括 为五个方面,称五福。不同时代,五福所指又略有不同。但是总的 来说,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成为中国老百姓人生 追求的大目标。 由五福还衍生出传统吉祥图《五福捧寿》,寓意幸福长寿。河北 武强年画《五福捧寿,双喜添吉》以五只蝙蝠环绕一个圆形的团“寿” 字,“蝠”与“福”谐声,构成五福捧寿的意思,凸显五福捧寿的主题; 巧妙的是,在团“寿”字中,还有两个“喜”字和一个“吉”字穿 插其中,表达双喜添吉的寓意。 河北武强年画《五福捧寿,双喜添吉》 一〇六 吉祥禄字 禄,本义是福气、福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禄, 福也。”禄,又指古代官吏的俸给,如爵禄指爵位和俸禄。古代社会 中,官职禄位,高官厚禄、功名利禄,是世间许多人拼命追求的。 因为在我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了禄位,就有可能“官运亨 通”,福寿喜财随之而来,五福齐全。既然“禄”如此重要,人们也 就塑造了主宰命运的禄神,并将他与福神、寿神一起来尊奉。 以“禄”为题材的民间年画十分流行。其中还有直接以“禄” 字入画的,如清代安徽芜湖年画《禄字斗方》画面主体是一个大大 的“禄”字,笔画中嵌有海水纹,两端都有祥云装饰。“禄”字中间 圆形开光处是禄神手执羽毛扇端坐在祥云上。 清代安徽芜湖年画《禄字斗方》 一〇七 福禄万代 葫芦是草本植物,谐声“福禄”“护禄”,被当作带来福禄的吉 祥灵物,自古以来就是福禄吉祥的象征。而其藤蔓枝叶被称为“蔓 带”,又与“万代”谐声,故而,葫芦、蔓带谐声“福禄万代”,就 是福禄代代相传的意思。因此古人多以葫芦寓意子孙满堂、世代绵 延,一直是民间年画喜爱的题材之一。 清代杨柳青年画《福禄万代》是一幅仕女娃娃画,以葫芦、娃 娃、仕女等元素组成,描绘竹篱笆葫芦架的葫芦藤上结了十多个葫 芦,寓意福禄万代;绿色枝蔓错落有致,寓意绵延不绝。 清代杨柳青年画《福禄万代》 一〇八 加官进禄 中国民间俗信鹿是瑞兽,将其作为吉祥物由来已久。科举考试 产生后,鹿又逐渐具有功名利禄的象征意义,成为禄神。民俗年画 的民间艺人多采用传统的谐声借代的方法,以“鹿”代“禄”。 “加官进禄”是民间门神画普遍受欢迎的题材,福建漳州年画明 代雕版《加冠进禄》,画中人物为朝官打扮,头戴翅冠,身着饰有龙 纹的锦袍,腰勒玉带,足蹬朝靴,手持笏板,一派福相。一位手托 进贤冠,“冠”与“官”同音,代表“官”;另一位手托鹿盘,“鹿” 与“禄”同音,代表“禄”。二者合称为“加官进禄”门神,有“入相” 的意思,反映了人们对高官厚禄的祈望。 福建漳州年画明代雕版《加冠进禄》 一〇九 加官晋爵 爵有二意,一指酒器,二指爵位。殷商、西周时期青铜制的酒 器爵,是用来温酒和盛酒的器皿,有流、柱、三足。古人喝酒的酒 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爵,给地位尊贵的人用;另一种叫觛,是地 位卑微的人用的。给别人敬酒要用爵,意思是希望他能提升,能“加 官晋爵”,自己喝酒则用觛,表示谦虚;上级给下级赐酒用觛,下级 向上级进酒用爵。爵又指爵位,西周时期封爵的禄位有公、侯、伯、 子、男五等。封爵是封建时代的一桩大事。 《加官晋爵》年画多描绘天官冠带朝服,手托爵杯,“冠”与“官” 同音,爵字共通,以此谐声寓意组成加官晋爵。清末金华年画《加 官晋爵》人物造型生动,脸部细腻红润,慈眉善目,亲切随和,一 位手托官帽,一位手托爵器,组合寓意就是加官晋爵。 清末金华年画《加官晋爵》 一一〇 指日高升 旧时官场有一句祝颂词叫作“指日高升”,“指日”即“不日”、 为期不远的意思;指日高升,意思是很快就可升官。谢觉哉《随手 拈来·什么是“地位”》说:“满清王朝的时代,任何官衙门的堂上, 都是有‘指日高升’四个大字。”清代的大官小官个个都祈盼升官, 似乎并无忌讳,官场上人人不妨尽情地互祝好运、相祝发达,早已 习以为常,没人去在意。 人们将语言图案化,于是就有了“指日高升”的吉祥图,纹饰多 描绘天官手指天上的太阳,寓意做官后,如日中天、步步高升。“指 日高升”也是民间年画喜爱的题材之一,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指 日高升》描绘一个头戴如意翅侯帽、身穿袍带服的天官,怀抱如意, 手握一笔,举臂指向太阳, 表明指日;天官身后 随一个童子手擎 华盖,天官身 前有一鹿一 鹤,鹤为 一品鸟, 比喻一品 大员,天 官用笔指 向红日, 寓意很快 将要官位 升迁。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指日高升》 一一一 官上加官 雄鸡自古被当作具有辟邪功效的吉禽。传说雄鸡来历不凡,是 天上的玉衡星散开而生成的,是南方阳气的象征物,在神话传说中, 太阳里就有一只雄鸡。鸡还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是人间 辟邪的吉祥物。雄鸡鸡冠高耸火红,“冠”谐声“官”。传统的祝福 装饰纹样“官上加官”,便是以公鸡与鸡冠花纹饰相配组成的画面, 表现冠上还有冠,就是官上加官,步步高升。 祝颂年画《官上加官》是在各地民间年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民国天津杨柳青年画《居官高升》为此类祈福吉祥年画。画面是一 只羽毛艳丽斑斓的大公鸡想领赏吃虫子;一个大胖娃娃正在给大公 鸡喂虫子,大胖娃娃身后则是一株硕大的鸡冠花。大公鸡爪后面突 出像脚趾一样的尖锐部分叫作“距”,谐声“居”;公鸡鸡冠和鸡冠 花的“冠”谐声“官”,大公鸡高声打鸣谐声“高升”,喻居官高升, 足见年画作者的良苦用心。 民国天津杨柳青年画《居官高升》 一本小小的故事书,带孩子领略千年来中国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和一脉相承的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