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1.90
折扣购买: 热风/鲁迅自编文集
ISBN: 9787570510542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就卓著。
随感录二十五 我一直从前曾见严又陵在一本什么书上发过议论,书 名和原文都忘记了。大意是:“在北京道上,看见许多孩 子,辗转于车轮马足之间,很怕把他们碰死了,又想起他 们将来怎样得了,很是害怕。”其实别的地方,也都如此 ,不过车马多少不同罢了。现在到了北京,这情形还未改 变,我也时时发起这样的忧虑;一面又佩服严又陵究竟是 “做”过赫胥黎《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 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 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 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 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 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 后中国的情形。 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 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 ”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 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 做不了人。 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 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 便辗转,没人管他,因为无论如何,数目和材料的资格, 总还存在。即使偶尔送进学堂,然而社会和家庭的习惯, 尊长和伴侣的脾气,却多与教育反背,仍然使他与新时代 不合。大了以后,幸而生存,也不过“仍旧贯如之何”, 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 ,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最看不起女人的奥国人华宁该尔(Otto Weininger) 曾把女人分成两大类:一是“母妇”,一是“娼妇”。照 这分法,男人便也可以分作“父男”和“嫖男”两类了。 但这父男一类,却又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孩子之父,其 一是“人”之父。第一种只会生,不会教,还带点嫖男的 气息。第二种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 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 听了,很为诧异,便发愤说:“师何以还须受教,如此看 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 ,只要能生。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须受教呢。却不 知中国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这位先生便须编入初等第一 年级。 因为我们中国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后是只要“ 人”之父! 三十三 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 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 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 法排除他。 其中最巧妙的是捣乱。先把科学东扯西拉,羼进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