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戏剧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含泪的喜剧/当代中国戏剧家丛书
ISBN: 9787104044789
陆伦章,江苏无锡人,1943年11月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当过农民、临时工。1976年开始从事戏曲剧本创作,1981年入苏州市锡剧团,任编剧、副团长。1993年入苏州市文联,任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 主要作品:锡剧《快活的泥腿子》、《九品廉吏》,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青春跑道》、《顾家姆妈》、《探亲公寓》等20余部剧目及专著。曾三次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三次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获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荣誉奖章”以及“苏州市杰出人才奖”。 苏州市第八届政协委员,苏州市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1951年9月25日,不识字的母亲收到了无锡县人 民法庭南泉分庭的一纸判决。 判决之前,家里还有一张父亲被聘为无锡县第一 届政协委员的聘书,聘书只有32K本大小,红色油印 ,一直保存到文革被我一烧了之。 父亲走后2个月,农历十月24日午后,在老屋东 楼,由河对面定风婆婆接产,母亲生下妹妹。一声响 亮的啼哭,给接连生了五个儿子的母亲送来一缕阳光 。风雨飘摇中的家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 来的来,走的走,走的是我的大嫂。大嫂虽未完 婚,陪伴在母亲身边已经三年。世道一变,大嫂就在 六神无主的婆婆眼皮底下,卷走家里仅有的一点细软 ,义无反顾划清了界线。 昔日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我记住的第一个 成语就是“世态炎凉”。这个成语影响了我的一生。 父亲经营的利民茧行,沿街楼房统统没收,挂上 了供销合作社的牌子。留给娘儿7人的自用房没有一 扇门。母亲在低矮的浴缸间敲了一个墙洞,供一家老 小进出。 所幸尚有三亩稻田半亩桑园,土改时评了个“中 农”成分。三亩稻田除了交公粮,全家糊口无虞。养 蚕则成了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昔日茧行老板娘,如今成了养蚕婆。 那日,暮色渐浓,娘采桑未归。 母亲去的桑园离家有一里多地,一个叫蒼坞里的 地方。桑园周边有一些散落的坟墓,还有裹着芦菲裸 搁的棺材,棺材底下的乱石堆里常有毒蛇出没。 我对四哥说:“天黑了,我去看看姆妈。”11岁 的四哥一声不吭,抱着妹妹坐在灶蒼里烧夜饭。我转 身朝蒼坞里跑,刚过小学背后的宇路浜,远远看见一 堆黑影在缓缓移动,用草绳捆住的桑梗条带着密密匝 匝的桑叶,像“小山”一样驼在母亲背上,母亲的背 弯成了一张弓。那年我才7岁,我扛不动母亲肩头的 “小山”,只是跑到娘身边,陪着娘走完回家的路。 晚饭后,母亲还要到观音堂接受批斗。跑得了和 尚跑不了庙,掮着枪的民兵今天掮走一张八仙桌,明 天抱走一只三五牌座钟。童养媳出身的母亲成了“反 革命家属”。 年幼无知的儿女们不知母亲已经动了轻生的念头 。 一次批斗会后,归途风雨交加,母亲弯着腰紧紧 护着襁褓中的女儿,就在踏上离家不远的西大桥时, 母亲停下脚步。这座桥,是父亲出资修建的,为造这 座桥,曾压断了父亲的一条腿。桥上没有栏杆,就在 离一了百了一步之遥的地方,就在母亲朝着迎面扑来 的风刀剑雨纵身一跳的刹那间,黑暗中似有一只无形 的手拽住了母亲。 也许是冥冥之中爷爷的一声棒喝,母亲突然想到 家里还有11岁和7岁的两个儿子,还在油灯下掰着桑 叶等娘回来。如果天一亮找不到娘,两个儿子怎么办 ?还有怀中的女儿,丈夫有罪,女儿没有罪,是扔下 她还是一起死? 生也难,死也难,母亲面对生死,进退两难。母 亲紧紧地搂住女儿,女儿是上苍赐给母亲的护身符。 阻拦母亲纵身一跳的除了怀中的女儿,还有批斗 会上的那一幕:轮到批斗母亲的时候,无人揭发,无 人控诉,也没有苦大仇深的口号,会场一片沉寂。这 沉寂,让怀中的女儿免于惊吓安然人梦。 那个雨夜,母亲只有对舅妈说过。24岁守寡、终 身吃素的舅妈抹着眼泪,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在 母亲的讲述中,我记住了那个雨夜,记住了批斗会上 的那一片沉寂,“人之初,性本善”。我感恩乡亲们 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种下的善根。是那一片沉寂,终止 了一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延长了母亲18年的生命。 废墟上的母亲顽强地活了下来,带领她的儿女们 重建家园。 母亲的伯母摘下自己的一对耳环,换了15元钱, 帮我们在原先的柴问里砌了个灶头…… 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