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大块(精)/远行译丛
ISBN: 9787020144938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 20世纪美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垮掉派”诗人。他早年翻译中国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在美国产生巨大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砾石与寒山诗集》、《神话与文本》、《山河无尽》、《僻壤之乡》、《观浪》、《龟岛》、《斧柄》、《留在雨中:新诗1947–1986》、《此时此刻:新诗》,以及散文集《禅定荒野》、《天地一隅:伦理、美学和流域》等。作品曾获美国**图书奖、博林根诗歌奖、莱文森奖、古根海姆基金奖及普利策诗歌奖等。
有几年,我住在*本的旧都京都。我来学习佛教,却 仍改不了到山林中散步的习惯,研究鸟类、兽类和植物的 名称及生活习性。其间,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农民、木匠 、渔民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和山河的态度。从他 们那里,我感*到他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还有之前 所*佛教教义的深刻影响。我不时地在神道 神社中敬 拜:在山脚下、瀑布边、河水交汇处、水流上游。这样做 让我在*本*感*到了家的感觉。那是我生平头一次,把 林中的杉木、雪松、扁柏和太平洋西北当地的松树林彼此 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靠近*本土地和水域的神灵,徒 增了我的困惑。我目睹了现代*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见证 了人民生活不可思议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景观。 我开始理解这个古老的文明所保持的地域归属感和对大自 然的崇敬之情,看着这一古老的文明转而难逃自我吞噬的 命运。我的文学同行是东京的先锋派诗人与艺术家,他们 既无心于自然,也不将佛陀教诲放在心上,可一谈及人类 的剥削、齐唱高昂的民歌时,我们的思想便会擦出火花。 京都寺内,与我一同冥想的年轻僧侣与世俗居士皆为颇有 造诣的佛教学徒,也是早期*本古老风俗的真正承载者, 然而,他们对自然的感*仅仅局限于*式庭院,丝毫不想 谈论民众的过度开发。后因机缘巧合,我终于遇上一个人 ,可以和我谈论这些事情。他既不是僧人,也不是马克思 主义者,而是个穷困潦倒的二战空*老兵。他穷其一生游 走于山河、田野之间,与劳动人民为伍。 我俩很快意识到,我们提出的关于自然、人性与远东 文明的问题已在**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此,我**于 参照佛教教义、前佛教时期常见的“古老方式”、历史信 息和我对自然世界的体验。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我的内心 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本古老文明如何落得只求发展 、唯利是图的地步?本书对此亦无解,但我试图从多元视 角进行分析,谈一谈文明和我们自己。带着这个疑问,我 在一个仲夏来到了札幌,一个拥有百万人口和宽阔笔直大 街的城市,它位于*本*北端的北海道,骨子里仍留有些 许野性。 近二十年前,我搭乘“有田丸”号轮船,**次踏上 去*本的旅途,用了两周时间穿越太平洋,看着黑足信天 翁在船尾来回穿梭。在去神户海关的路上,我看到有辆卡 车上全是海豹,它们被锁在笼中,摇晃着小脑袋。我感到 空间逼仄:拥挤的窄轨通勤列车;轨道旁数以万计的小型 砖瓦房;每隔二十分钟就有一班特快列车驶过,附近那一 处处小菜园跟着一同晃动。生活在京都,我眼里的北海道 是印在奶酪盒上的奶牛与筒仓。听说,北海道是一个亚北 极荒野,我的*本朋友都说,“北海道挺像美国”。所以 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到过北海道。战后,威尔·彼得森作为 一名士兵驻守在北方。威尔喜欢北方。他说,隆冬时节列 车穿过一堵堵漂亮的雪墙,就像穿过隧道一样。 可如今正值夏季,北海道天气闷热。推开北海道** 办公大楼的旋转玻璃门,我踱步来到宽敞的大厅。办公大 楼共十四层,两侧都配备了电梯。走过两道墙,再向右转 个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画。画长约八十英尺,石质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