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春)/青少版经典文学名著

森林报(春)/青少版经典文学名著
作者: (苏)比安基|主编:张新国|译者:曲晨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森林报(春)/青少版经典文学名著
ISBN: 97878076933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894年,维·比安基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 兽的家庭中。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他从小 喜欢到科学院动物博物馆去看标本。跟随父亲上山去 打猎,跟家人到郊外、乡村或海边去居住。在那里, 父亲教会他怎样根据飞行的模样识别鸟儿,根据脚印 识别野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怎样观察、积累和记 录大自然的全部印象。比安基27岁时已写下一大堆日 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些奇妙、美丽、珍 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里。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 ,才会热爱大自然。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 维·比安基正是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为大家创作了一 系列的作品。 维·比安基(1894~1959)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 家,曾经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1915年应征到军校学 习,后被派到皇村预备炮队服役,二月革命后被战士 选进地方杜马与工农兵苏维埃皇村执行委员会,苏维 埃政权建立后,在比斯克城建立阿尔泰地志博物馆, 并在中学教书。 维·比安基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各种各样的动 物,特别是在他的父亲——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 熏陶下,早年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当中。27岁时,他 写下一大堆日记,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此时,他 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愿望。1923年成为彼得堡学龄前教 育师范学院儿童作家组成员,开始在杂志《麻雀》上 发表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仅仅是1924年,他 就创作发表了《森林小屋》、《谁的鼻子好》、《在 海洋大道上》、《第一次狩猎》、《这是谁的脚》、 《用什么歌唱》等多部作品集。从1924年发表第一部 儿童童话集,到1959年维·比安基因脑溢血逝世的35 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发表300多部童话、中篇、 短篇小说集,主要有《林中侦探》、《山雀的日历》 、《木尔索克历险记》、《雪地侦探》、《少年哥伦 布》、《背后一枪》、《蚂蚁的奇遇》、《小窝》、 《雪地上的命令》以及动画片剧本《第一次狩猎》 (1937)等。 1924~1925年,维·比安基主持《新鲁滨孙》杂 志,在该杂志开辟森林的专栏,这就足《森林报》的 前身。1927年,《森林报》结集第一次问世出版,到 1959年,已再版9次,每次都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使 《森林报》的内容更为丰富。比如,一些没有翅膀的 蚊子怎么从地下钻出来的?哪个季节的麻雀体温比较 低,是冬季还是夏季?什么昆虫把耳朵生在腿上?青草 何时会变成天蓝色?蝴蝶秋天都藏到哪里去了?虾在哪 里过冬?森林中哪种飞禽的眼睛靠近后脑勺,为什么? 癞蛤蟆冬天吃什么?什么鸟的叫声跟狗差不多?……这 类妙趣横生的问题,都会在《森林报》中找到完整而 令人信服的答案。 维·比安基从事创作30多年,他以擅长描写动植 物生活的艺术才能、轻快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 节进行创作。《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自 1927年出版后,连续再版,深受少年朋友的喜爱。 1959年,比安基因脑溢血逝世。 从另外一边也传来了“唧唧,唧唧”的叫声。 两只雄勾嘴鹬情敌在猎人的头顶上相遇了,它们 一碰上就打起架来。 “砰!砰!”两声枪响后,两只雄勾嘴鹬都落地了 。一只像土块似的掉在地上;另一只打着旋,正好落 在猎人脚旁。 现在该转移地点啦! 趁着还看得见林问的小路,应该走向鸟儿交配的 地方。 松鸡交配的地方 深夜里,猎人坐在森林里吃点干粮,喝点水一一 这时是不能生火的,否则会吓走猎物。 等不了多久,天就快亮了。松鸡总是在天亮以前 进行交配。 一只猫头鹰闷闷地怪叫了两声,将黑夜的寂静打 破了。 这个大坏蛋!会把正在交配的松鸡吓跑的! 东方的天空变成了鱼肚白。听,一只松鸡低低地 唱了起来,叫声隐隐约约的。它“咔嗒,咔嗒”,“ 咔嗒,咔嗒”地叫着。 猎人跳起来,专注地听着。 听,又有一只松鸡叫了起来一一就在不远处,离 猎人不过150步左右的距离。随即,又有松鸡的叫声 传过来了。 猎人轻手轻脚地向那儿走去。他手中举着枪,手 指头扣在扳机上,眼睛盯住暗影中的粗大云杉。 ……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