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风景研究(修订本)

敦煌壁画风景研究(修订本)
作者: 赵声良|责编:朱玲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敦煌壁画风景研究(修订本)
ISBN: 97871011577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敦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西汉 时期,由于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流,开通了由首都长安 经敦煌而通向中亚、西亚,甚至远达欧洲的丝绸之路。 元鼎六年(前111)汉王朝设立了敦煌郡。从汉至唐,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了我国 与西域诸国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可称为我国的西 北门户。由于佛教的影响,敦煌在366年于城东南郊外 开凿了佛教石窟――莫高窟。其后经北朝、隋、唐、五 代、宋、西夏至元代为止约一千年间持续不断的营造。 现在的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三处石 窟群,共500多个洞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 石窟里,以佛像(塑像)为中心,四壁及窟顶均绘满了 内容丰富的壁画。敦煌石窟的建筑、雕塑、壁画在中国 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壁画艺术深受研究者 关注。 敦煌壁画是佛教绘画,其主题主要是依据佛教经典 绘制的尊像、经变、故事画等等。但在这些佛教绘画中 ,也存在大量的作为背景画出的风景,这些风景因素正 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因为风景是中国美术中的一个 重要的内容。自从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产生以来,到唐代 发展成熟,以山水为中心的风景画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一 个重要的主题。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山水相关的内容 也非常多。在佛教石窟中大量出现山水风景的画面,应 是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产物。敦煌壁画从北魏到元代一 千年间留下如此丰富的风景绘画,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 的。特别是中国唐代以前著名画家的山水画作品没有保 存下来的今天,敦煌壁画中的风景更具有一种特别的价 值。 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阐述古代美术对风景的描绘,是中国传统审美 思想的组成,至少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强调了对自然中 山水的观照,从中看出人的品格与思想。5世纪以后, 对山水的欣赏和借自然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已 成了中国文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文人思想的影 响而产生了山水画和山水诗。敦煌壁画中出现大量的风 景因素,正反映了这样一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另外,对 敦煌壁画是如何接受山水画的影响,以及这些风景表现 在敦煌各个时期的特点作了总结。还介绍了前人对敦煌 壁画风景所做过的研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北朝到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一些风 景因素。它们虽然是作为风景来描绘的,但都包含着宗 教的意义,并不是纯粹的风景。当这些风景的因素作为 一种绘画形式由国外传入中国以后,就产生了十分有趣 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种宗教艺 术走向世俗化的演变,而且可以看出敦煌绘画艺术所特 有的中外风格并存的状况。 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探讨了须弥山、狩猎图从内 容到形式的来源和变迁。并对山水树木的类型进行了总 结,同时探讨了当时画家们对空间的认识及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