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2.80
折扣购买: 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
ISBN: 9787555916826
荣宏君,1973年出生,山东曹县人。文史学者,历史学研究员,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课题负责人,《张伯驹全集》执行总主编。 著有《翰墨风骨郑板桥》《千古风雅苏东坡》《张伯驹年谱长编》《张伯驹与故宫国宝》《徐悲鸿与刘海粟》《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文博大家史树青》《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季羡林家书》《成龙·收藏人生》等。其中《翰墨风骨郑板桥》入选2019年8月份中国好书,《张伯驹年谱长编》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牡丹是中国独有的名贵花卉,花开的时候,芳香四溢,花大如盘,被称为“国色天香”。牡丹雍容华贵、艳冠群芳,又被赞誉为“花中之王”,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千百年来,牡丹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也是历代艺术家笔下演绎的经典对象。中国人赏牡丹、画牡丹、咏牡丹,牡丹也以当仁不让的艺术形象逐渐融进诗词、戏曲、书画、音乐、雕刻、建筑、文学等艺术样式之中,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滋养着 人 们 的 性 灵 , 最终 形 成 了 中 华 民 族 特 有 的 博 大 精 深 的“牡丹文化”。 牡丹凝自然之灵气,汲天地之精华,一千多年以来,已经成为国家历史兴衰的见证和民族繁荣昌盛的象征。那么,牡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卉?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艺术史的?历史上又有哪些牡丹绘画名家?他们创作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又是如何传承到今天的呢? 牡丹花大色艳,风姿绰约,特别适合入画,很早就成为艺术家追逐描写的对象。那么在历史上又是哪一位画家首先把牡丹纳入笔下描绘到画中的呢?要想了解牡丹和绘画相结合最早的历史,就必须介绍东晋时期的一代画圣顾恺之和他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 顾恺之,江苏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博学多才,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在魏晋以前,绘画还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所以画家只被当成一般的画匠、画工来看待,根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更不用想什么青史留名了!不过从魏晋南北朝以后,画家才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艺术史当中。目前,从中国的文献史料中能够查到有确切姓名而且还能够有画作流传到今天的第一位艺术家就是顾恺之了。除此以外,顾恺之还是第一位被 《晋书》 列传的画家。另外,他 还是第一位有专篇画论存世的画家,他的 《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等三篇画论保存至今。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美学观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推荐本书的五大理由: 1.文字充满魅力 以讲座内容为基础润色而成,情感丰富,文字渲染力强,画面感十足。 2.独特、优质的内容 叙述角度奇特,用牡丹这一线索把文化史上诗画双绝的艺术家们串联起来,展现一部另类的中国艺术史。 3.品质的装帧与设计 装帧与设计服务于内容与阅读。本书采用锁线裸脊的装帧方式,封面大胆运用橙红主色,精心挑选丝棉水纹纸,内文雅致设计、全彩印制,全方位展现牡丹的花大色艳、雍容华贵。 4.史料的知识性与集中性 在书画、印章、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多领域,看似一本薄书,却承载了牡丹两千年的文明史,名家、代表作、经典诗歌等,点到为止,意犹未尽。 5.区别于专业艺术史 忌科普,忌深奥,忌阅读困难。以艺术名家及其牡丹相关的艺术代表作为线索,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