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沛德自选集(共3册)

束沛德自选集(共3册)
作者: 束沛德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160.00
折扣价: 102.40
折扣购买: 束沛德自选集(共3册)
ISBN: 9787521206951

作者简介

束沛德,文学评论家。江苏丹阳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文学组织工作和评论工作,曾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河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中共河北***文艺处等部门任职。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工作,历任*组成员、**处**、创作联络部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2003年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内容简介

情趣从何而来 ——谈谈柯岩的儿童诗 一 柯岩是儿童文学队伍里的一个新兵。她的**作《儿童诗三首》发表在1955年12月号《人民文学》上。在这三首短诗里,作者以她生动的笔触和明快的调子表现了幼年儿童的生活、兴趣和志向。从这些诗篇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青年诗人的才华的闪光。 *近一年多来,柯岩又陆续在《人民文学》《文艺学习》《中国少年报》和《文艺月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首儿童诗。这些诗大多是描写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或学龄儿童的,而且大多是从儿童的家庭生活、*常生活中汲取题材的。从当前儿童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来看,我以为这些诗都能称得上好诗。其中《帽子的秘密》(《人民文学》1956年4月号)、《看球记》(《文艺学习》1956年10月号)、《爸爸的眼镜》(《人民文学》1956年6月号)、《小红马的遭遇》(《人民文学》1957年3月号)等又显得特别有光彩。 我读柯岩的诗,特别感兴趣的是,她的诗篇里充满着令人激动的儿童情趣。在我看来,目前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在内,还**缺乏这种情趣。柯岩正是在这方面显示出她创作的鲜明特色。 二 从柯岩的儿童诗里可以看出,诗的情趣是从生活中来,从儿童世界里来的。我们时代儿童的生活真正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许许多多奇幻美丽的梦想,也有着许许多多引人发笑的问题。他们的理想、渴望往往带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色彩,甚至连他们的苦恼、委屈也都是天真有趣的。如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能够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里去,他就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东西。就拿《帽子的秘密》这首诗来说吧,作者正是抓取了儿童游戏中一个**有趣的冲突,作为作品的情节的。诗一开头就吸引了读者的兴趣,使我们同诗中的妈妈和弟弟一样地感到奇怪:为什么哥哥的帽檐缝了又缝,却老是掉下来呢?当弟弟终于发现哥哥摘下帽檐扮演海*的秘密时,他忽然被哥哥的“部下”抓住了。接着,作者用鲜明的色彩给我们画出了一幅既严肃又有趣的儿童生活图景: 《耕耘与守望》 沛德不仅是*早参与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批评家之一,而且*是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功勋卓著的领**物。 ——樊发稼 《坚守与**》 在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像他这样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紧密相连的人其实凤毛麟角。他是一个有着鲜明的政治原则和文学原则的人,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领域的一个形象,一个投照在漫长道路上的背影。 ——曹文轩 《缘分与担当》 他的散文足以留存后世的恰恰是其中的文坛私档和对自己灵魂的拷问,那是*有价值的,也是*能拨动读者心弦的。 ——陈 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