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金融学讲义(精)

香帅金融学讲义(精)
作者: 香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香帅金融学讲义(精)
ISBN: 9787521720372

作者简介

香帅,本名唐涯,知名金融学者,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原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宏观金融、行为金融学和数字金融。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著有《金钱永不眠》《钱从哪里来》等作品。 “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创始人,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

内容简介

大到国家的执政者,小到平民百姓,若能弄通金融的内涵和运行规律、自如运用,就能趋利避害、增值财富、积累资本,个人和国家也会随着金融的发展水涨船高。唐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读懂、弄通金融学理论的专家学者之一。推荐大家读这本书,看她是如何用生花的妙笔、引人入胜的感染力,给普通人讲透金融学的。 ——林毅夫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唐涯在年轻一代学者当中非常难得:她有严谨的学术训练和扎实的研究功底,更重要的是,她有非常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历史积累。在这本书里,她能把重要的、复杂的理论概念讲得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对金融有一个全面、深入又实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财富和时间,获得更大的自由。 ——曾鸣 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湖畔大学教育长 金融专家很多,但讲得清楚的金融专家却很少,能把金融问题讲清楚并且还讲得非常有趣的金融专家那真是少之又少。唐涯真的很难得,学问做得好,却一点不学究,年纪轻轻,穿着也很时尚,讲起金融来清楚又有趣。看唐涯的这本金融学讲义,不但可以学到有用的金融知识,还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中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唐涯是年轻学者中的佼佼者,既有扎实的学术积累,又善于在现实世界中上下求索。更难得的是,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的基础上,迭代了这本书。大到东西方文明的历史分野,小到怎样买货币基金,这本书里都有涉及。她用新颖的视角、妙趣横生的笔法,向你展示了一个看待世界的独特维度,帮你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做好自己的财务安排。 ——宋国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曾任中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别的金融学家负责附魔,香帅只负责祛魔。对很多人来说,金融是盲区,也可能是陷阱。当你像近视眼司机一样,深夜里在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上战战兢兢地开着一辆陌生车子时,香帅的甜美声音响起——她是你的私家专属GPS导航。 ——何 帆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教授 对我来说钱这个东西就像一个沉甸甸的黑箱,我知道它重要,现代世界不能没有,还能听见箱子里总是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但是真不知道里头到底发生了什么。香帅的金融学讲义,对我而言就是一场打开黑箱、真正理解金钱流动,甚至理解现代社会底层运行规律的体验之旅。以后每次把钱往箱子里扔的时候,也知道正确姿势是什么,哪里有坑了。 ——王立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香帅金融学讲义》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学,饱含了对这个时代的细微观察,也饱含了金融学的要义。这本书彻底赶走了金融学的枯燥。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以流畅的语言,将深奥的金融理论,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进行系统化的阐述和分析,是一桩宏大的工程—— 这正是《香帅金融学讲义》的不凡之处。看着唐涯从一个金融本科生成长为这个时代最前卫的中国金融学者,真是一件惊喜又愉快的事情,更祝愿更多从业者和普通百姓能从她带来的金融通识体系中受益。 ——蔡来兴 guo wu yuan参事,原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这本香帅金融学讲义,以作者广博的文史素养、精深的专业研究、挥洒自如的酣畅笔风,开创了金融经济新文体。 ——段大为 科大讯飞副总裁 前言 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个年轻的学科 和现代金融学这门年轻的学科不一样,金融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是知识、智慧、经验( knowledge, wisdom,experience)的总结提炼。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概念,对应一套知识体系,经常和专业、课程(discipline,subject)等相关联。 古老的金融学问:人类关系数字化表达的总和 和所有的学问一样,金融的学问是从现实问题开始的。私有财产的出现、对抗天灾人祸这些不确定性的需要,使财富转移和交易成为刚需。随即,对财富进行精确衡量、计算的“货币”出现,资金的融通借贷,即跨期的价值交换也开始出现。 通过价值和资源的跨期安排,人类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财富从具象的物品转变成抽象的数字。与财富、货币密切相关的知识经验逐渐成为古代社会的数字化认知和抽象化思维,支持着社会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复杂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抽象化数字表达,是人类社会对抗不确定性的学问。 年轻的金融学科:给不确定性定价 关于金融的学问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跨期交易和配置资源,降低不确定性。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学者们沿着机械物理的科学研究路径,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mo di利亚尼和米勒的 MM定理到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再到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布莱克和舒尔茨的衍生品定价模型,现代金融学的学科大厦逐步落成。 所谓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的一种范式表达,它要求将某种学问用现代科学的范式和体系进行结构化包装。只有这样,才能把非标准化的知识、智慧、经验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才能适应工业时代标准化教育和科研的需求。 而现代科学体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路径,一个是牛顿的机械物理路径。作为和“人”的行为联系紧密的学问,经济金融学科的发展应该更适应于生物体演进的方向。但是,人是个太过复杂的物种,如果按照生物演进的路径来研究金融,我们很难得到一套严密的标准化的方法论。 所以,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开始到保罗·萨缪尔森,古典经济学家们将动态的市场简化处理成相对静态的点,引入大量的数学计算方法,去寻找市场的最优均衡。“机械物理路径”成为现代经济学科演进的方向。现代金融学科正是借鉴了微观经济学的这套方法论,给风险定价,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不确定性的交换和交易。 金融天然数字化的特性让它的学科化非常成功,并很快在全世界产生了旋风式的效应。这门“离钱最近”的学科成为全球各类教育的“显学”。今天我们在各种教材上看到的金融学,就是这样标准化的金融学科产品。 但这并不是真实世界的“金融学问” —巴菲特说自己从来不信金融学,其实他不相信的是这套相对规律化和标准化的金融学科教育。他本人也言行一致,从沃顿商学院退学,成为这个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 作为一门人的“学问”,金融是动态的,人性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从利弗莫尔,现代金融投资大师都是洞察人性和动态决策的高手。 作为人类关系的抽象化数字表达的学问,金融和数字化时代密切相关,提供了将人类社会不断资本化的工具、路径和思考框架。 而这些内容,正是得到 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一年的课程所努力提供的—摒弃金融学教材惯常的公式计算和晦涩术语,以中国本土的数据、案例、现实为线索,用平常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完成一次从学科到学问的金融通识教育。 你面前的这本书,是 300多讲课程内容浓缩成的约 50万字的讲义,是在课程原有逻辑的基础上,对所有文稿进行了精简、整理和重新结构化的产品。 讲义保留了现代金融学和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第二章、第三章覆盖了货币银行学和投资银行学的基础知识点;第四章到第七章则拓展了投资学中的基础部分,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对金融工具进行了重新诠释;第八章到第十章、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则分别涵盖了商学院经典课程“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的基本知识点。 另外一些章节则是教科书中很少涉及,但和个人、机构的金融决策密切相关的内容:第十一章从宏观背景和微观操作方面整理总结了 20 世纪六大投资大师的投资逻辑;第十六章将金融创新、监管和危机放在一个统一框架下进行分析;第十七章用长达 10讲的篇幅对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科技金融做了全景式的解析和释疑—科技金融的行业全景是什么、代表性平台企业的内在演化逻辑、比特币的特征和未来、区块链的原理和应用前景,以及科技金融带来的社会变迁前景。 第一章和第十八章则对应着金融世界观和金融思维方法论。这也是我对这本讲义最大的希望所在——在这样一个注定金融深化的大时代中,打破金融教育高不可攀的门槛,帮助普通人建立自己的金融思考框架,以在求职、求学、创业、婚姻、家庭的各种决策中,能运用金融工具和思维,成为善于权衡风险和收益的人。 这段约 600页的旅程已经开始。 祝你好运。 第001讲 一万美元赠品里的秘密 20世纪 9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某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价值1万美元的车,但无论经销商们使出什么招数,甚至不惜血本降价 15%,销售还是疲软。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聪明的经销商想出了一个“免费送车”的主意:买一辆车,送一张面值1万美元的 30年期的美国国债。 买 1万送 1万,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很多原本没有购车计划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往这家车行跑,担心稍一迟疑,这个天上掉的馅饼就砸不到自己,车辆销售一时疯涨,这个经销商车行一战成名。 但这真是“馅饼”吗? 聪明人应该已经注意到:这个赠品不是 1万美元现金,而是“ 30年后面值1万元的美国国债”,消费者拿到的“ 1万美元”是 30年后的1万美元。 按照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平均 8%的美国国债利率算, 30年后面值1万美元的债券折合到当时,相当于 994美元。也就是说,销售商送出的是仅 994美元的赠品,让利幅度为 9.94%,远不如 15%的打折力度。 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下,面值1万美元的 30年期国债,只相当于当下的 994美元。这意味着 30年的时间折掉了 9000多美元。在这里,时间被量化成了具体的金钱。这就是金融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叫“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朴素真理——“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 在金融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可以度量、计算以及用来支付的。这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会深刻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活轨迹的事实。 假设能坐上时光机器,让时间从 2017年 12月倒回到 2007年 12月,这时你 22岁大学毕业,家里给了你 10万元。你是选择吃光、用光、身体健康,还是选择做些金融安排?比如: (1)存银行。如果 2007 年存 10 万元, 10 年后可以拿到 14.8 万元。(用 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2007年到 2012年平均利率 4.87%,2012年到 2015年平均利率 3.48%,2015年到 2017年平均利率 2.75%,按复利计算。) (2)买股票。如果你买的是中石油的股票, 10万元在 10年后就变成了 3.3万元;如果你当时很有眼光, 10万元全买了腾讯股票, 10年后这笔钱就变成了 330万元。两种选择,10年后的价值差了 100倍。 (3)买房子。按照 30%的首付比例, 10万元够买一个价值 30多万元的房子。 2007年北京海淀五道口某著名小区的房价是每平方米 1万元出头,10万元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一个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的 30平方米的小单间。10年后,这笔投资值 330万元,而且还在持续上涨中。 一笔数额不大的资金( 10万元),因为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在相同的时间维度( 10年),产生了差距上百倍的时间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时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这些数字上,更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我们仍然把时间从 2017年倒回到 2007年,刚大学毕业的你,还面临着其他的人生决策—在找工作的时候,是使尽浑身解数挤进一家像诺基亚这样的世界 500强公司,还是被一家成立不久、求贤若渴的创业公司,比如 58同城,用薪水加股票期权的方法招到麾下? 在这 10年中,你聪明、努力、上进,在诺基亚已经干到了中层;但 10年后,诺基亚大势已去,开始裁员,你必须重新进入人才市场寻觅下家。而在另一个选择中,同样上进的你,在 58同城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1个亿的小目标”也已经实现了—因为 58同城已经在美国上市成功,你的期权变成了财富。 10年前的决策,10年之后深刻地影响了你的处境、生活和未来。 这些不同决策和路径的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逻辑:金融工具对我们拥有的相同时间(未来 10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时间价值。 再想想古话里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就会感到人类认知的底层逻辑真的是历久弥新。古人已经模糊意识到时间是有价值的,但直到近现代,这种认知才被拓展成了体系化的金融学和金融行业: “时间”是一种原料,金融工具则是对这种原料进行加工,做成不同的产品。用学术语言表达,金融就是为时间定价,我们购买金融产品、做金融决策,本质上就是购买时间不同的未来价值。 这种选择带来的时间价值差异是普遍适用的。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地方,差异就越明显。假如 1986年一个美国人买了1万美元的政府债券,另一个美国人买了1万美元的微软股票。 30年后这两个人的生活会大相径庭:买债券的 1万美元变成了 8万美元,而买微软股票的1万美元变成了 1086万美元。 这种魔法故事在不同的国家、领域反复上演:一样的原始资金,经历一样的时间,因为选择了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未来财富的格局被完全改写。 就像耶鲁大学的戈兹曼教授所说:金融技术就像人类建造的时光机器,它没有移动我们的身体,但在时间轴线上移动了我们的金钱,也改变了我们的处境。 来自北大名门正派的金融学课程:当金融与你我密不可分,站在高处,构建金融学思维,重新理解财富 来自“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人人都可以读:不需要专业知识,也没有难懂的公式,通俗直白,助你成为现代金融社会的明眼人,看清财富运行的本质,做出正确决策。 来自超27万人共学课程的精编精选:7次修改,将知识点层层剥开再串联,每一章独立成篇,每一讲都是知识的独立入口,既可以从头到尾通读,也可以随手翻开一章。5分钟拿下一个金融知识点,架构属于自己的金融知识体系。 林毅夫、曾鸣、黄益平、宋国青、何帆、王立铭、张斌等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