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今寓言(小学部分)

中外古今寓言(小学部分)
作者: 张家林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12.00
折扣价: 7.80
折扣购买: 中外古今寓言(小学部分)
ISBN: 9787508049472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等职,曾任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人教社终审委员等职,同时兼任数十家语文报刊编委顾问。

内容简介

乐羊子求学 古时候有个叫做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 子,她总是帮助和鼓励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 ,将来好做大事。天天待在家里或者只在乡里四邻转悠一下,开阔不了眼 界,长不了见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带些盘缠,到远方去找名师学 习本领来充实自己,也不枉活一世啊!” 日子一长,乐羊子被说动了,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 。 自从那天和乐羊子依依惜别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记 挂他在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 干活来排遣这份心情,好让乐羊子安心学习,不牵挂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织着布,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开了门一看,简直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兴极了, 忙将丈夫迎进屋坐下。 可是惊喜持续了没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才刚刚 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乐羊子望着妻子笑答:“没什么事,只是离别的日子太久了,我对你 朝思暮想,实在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 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剪断了。 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 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最后才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 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 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由得羞愧不已。 他再次离开家去求学,过了整整七年才终于学成而返。 小猫的尴尬 小猫今天高兴极了。它在村东的小河里钓到了一条足有半斤重的大红 鲤鱼。半斤重的鱼虽说算不上什么,但这是它有生以来钓到的最大的一条 鱼。回家的路上,兴奋不已的小猫决定晚上请自己的好朋友都来分享它收 获的喜悦。 走到村口,它正好碰到了兔子,就冲它扬扬手中拎着的鱼说:“请你 告诉小伙伴们,晚上都到我家,我请大伙儿喝鱼汤。” “好的!”兔子答应一声,便似一团雪球弹射了出去。小猫笑眯眯地 摇摇头,赶紧回家准备去了。 且说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场院,对正在梳理着羽毛的鸡说道:“小猫 今天钓到一条十斤重的大鲤鱼,晚上请我们都去尝尝鲜哩!” “真的?!” “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还能有假?” “那我得马上通知鸭。”鸡说。 它连飞带跑地赶到池塘边,对正在水中撅着尾巴摸螺蛳的鸭说:“小 猫今天钓了一条五十斤重的大鲤鱼,晚上请我们都去。” “真的?” “兔子刚才亲口告诉我的,还能有假?” “那我现在就去通知猪。”鸭说。 它趔趔趄趄地跑到树林,对正在土里拱食的猪说:“小猫今天钓了一 条一百斤重的大鲤鱼,晚上请全村的人都去吃鱼哩!” “真的?” “鸡说兔子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那我得立即回家。” “干什么?” “我得顺便把我家那口直径三米的大锅扛去。小猫家哪有那么大的锅 来烹调那么大的鱼昵?” 鸭听了,直夸胖墩墩的小猪想得周到。 小猪告别鸭,便急匆匆朝家里赶。 半道上,它又遇到了牛。于是,它兴冲冲地对牛说:“牛大哥,告诉 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小猫今天钓了一条五百斤重的大鲤鱼,请全村人晚 上都去它家吃鱼!” “真的?” “我这正准备回家替小猫扛锅呢,还能有假?” “那我也得把我的牛槽带去,小猫家肯定没有那么大的盘子来盛那么 大的鱼。” “就是。”小猪说。它和牛相约晚上小猫家见,便各自忙去了。 到了晚间,小猪扛着大锅、牛带着牛槽,和全村老老少少一起拥到小 猫家,把小小的猫宅挤得水泄不通。 小猫一看这情形,傻了眼。但任凭它浑身上下都是嘴,也解释不清, 而且越解释越复杂。 “明明钓了半斤的鱼,硬说五百斤重。害得别人将大锅和牛槽都搬了 来。” “是呀,不想请就算了,干吗要捉弄人呢?!” “真想不到小猫会是这种人。” 大伙儿扫兴极了,它们撇下尴尬不已的小猫,议论纷纷地散了去。 小猫感到十分委屈。它觉得其中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否则,半斤重的 鱼绝不会变成五百斤,请小伙伴也不会变成请全村人。然而,究竟出了什 么问题,它也说不清。 后来,还是它的表弟猫头鹰帮忙解开了这个结。 猫头鹰说:“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热心人习惯于夸大事实,并且说 得有鼻子有眼儿,跟真的似的。他们虽然从本质上讲并无恶意,却常常给 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P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