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DG的国网行动——进一步助力消费侧降碳减排

面向SDG的国网行动——进一步助力消费侧降碳减排
作者: 于志宏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面向SDG的国网行动——进一步助力消费侧降碳减排
ISBN: 9787516427798

作者简介

主编于志宏,《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发起人。参与国内多项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政策编制,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社会责任(包括ESG)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咨询、研究、培训和品牌建设等服务,撰写和发表多篇专题文章,出版多本专著,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传播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内容简介

“不让建筑多费一度电” ——协同智治的低碳楼宇改造“轻”方案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 一、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属的大型重点供电企业,下辖9家县供电公司和 4家城区供电分公司。2021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17.8亿元,现有电力用户530万户,杭州市全社会用电量为910.33亿千瓦·时,最高负荷1834万千瓦。 近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先进集体”“国家电网红旗党委”等荣誉。 行动概要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滨江供电公司)针对滨江区楼宇经济和用能总量快速攀升的现状,探索“轻量级”绿色智慧低碳楼宇改造新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安装即插即用设备,通过“一键响应”实现对空调、照明等楼宇主要用能设备进行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控制。新模式与传统改造方法相比节省改造成本75%,缩短改造工时50%,年节能降碳效果达20%以上,节省电网基础投资2 亿~3 亿元。此外,该项目可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强链补链,打造千亿级蓝海市场。 二、案例主体内容 背景和问题 杭州市滨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浙江资本第一区”,呈现出典型的园区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用电特点,陆地面积6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共有400多座办公楼宇。截至目前,区域内境内外上市公司达65家,市场主体突破 10万家。作为以园区经济、总部大楼为主的滨江区,园区(楼宇)节能成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落地的关键之举。滨江区政府编制的碳达峰路线图显示,楼宇建筑能效占减排路径贡献比例的62.96%。国网滨江供电公司最大限度挖潜该领域的减碳空间,全面细致分析楼宇低碳节能的问题与症结。 楼宇用电管理颗粒度粗,政府侧精细用电执行难。滨江区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导致楼宇或园区的用电负荷复杂,碳排来源不清晰,碳减排路径不明确,政府在落地“双碳”、开展用能预算化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便捷的手段与方法。 楼宇节能改造成本高,企业方节能降碳推动难。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售电的持续推进,企业用能支出显著增加;另一方面,传统节能改造项目成本高、周期长,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主动改造的意愿。 楼宇用电负荷管理难,电网端投资建设效益低。滨江区土地资源紧张,近5年未净增变电站,存在工作时段负荷畸高、其余时段负荷偏低的峰谷不平衡现象。 楼宇用电数智化程度低,物业方能效主动管理难。物业管理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输出为主,数智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人工运营成本高。 行动方案 为解决各方面临的问题,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滨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网滨江供电公司推动利益相关方(政府主管部门、综合能源公司、民营企业、园区、物业等)发挥各家所长,以城市级、区域级低碳建筑群为对象,首创以“轻量级”为特征的绿色智慧低碳楼宇改造解决方案。 研发即插即用设备,实现用能数据全采集、用能设备可控制。在硬件上,研发了即插即用的楼宇物联网关、多功能探测器、空调集控设备、照明集控设备等,实现园区用能设备的范围全覆盖、数据全采集、远程全控制。 设置空间及设备ID,实现用能策略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管理。在软件上,按照政府统一地址库设计最小空间分割方法,打造独立唯一空间编码。运用人工智能决策分析技术,自动对会议室等场地实施不同的柔性调控策略,在保证企业正常办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负荷,参与电网的需求侧响应。 研发数智运营平台,实现用能监测全景化、穿透式、互动型管理。项目研发一套低碳楼宇数智运营平台,以“滨”“和”“碳”“电”四大模块,为政府、电网、企业和物业四方提供服务。“滨管家”支撑政府的监管和决策,“和管家”辅助物业的管理和服务,“碳管家”实施专业的节能降耗,“电管家”侧重于用电分析、安全保障及与电网的弹性互动。 关键突破 周期短、投资小,小切口撬动大成效。该项目成功探索出办公楼宇节能减碳轻量级改造模式,一是不破坏楼宇现有结构和装修;二是不影响企业正常办公,两万平方米的建筑只需要两周时间即可完成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三是单位面积改造成本在15~20 元/平方米,可使楼宇整体节能达到20% 以上,2~3年即可回收投资成本,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复制易、市场广,灵活机动利于全面推广。在项目改造过程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业主或物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次性投资,也可根据楼宇历史能耗情况,选择合同能源托管或节能收益分享模式,通过灵活的商业合作形式实现双方共赢。该项目的改造成果显著,改造区域在夏天综合能耗下降 30%,每年节约用电25.7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3吨。 《面向SDG的国网行动》(共四辑)每一辑汇总一个问题的优秀解决方案,按照“金钥匙”标准,从精准定义具体问题入手,深入阐述每一项行动的解题思路和具体举措、创造的多重价值,以期为致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创新解决方案、贡献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上提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