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48.36
折扣购买: 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上下)/口述访谈系列/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ISBN: 9787309149609
上海:乒乓球世界冠军 的“摇篮” 徐寅生 乒乓球运动最早传入上 海 《上海滩》杂志把乒乓 球作为一个专题来编写, 我觉得很有意义。回顾和 了解上海乒乓球运动发展 的过程,可以从中得到有 益的启示。编者问我的第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上海 被人们称为乒乓球世界冠 军的“摇篮”? 我的回答是,新中国成 立至今,我们共获得115个 世界冠军(包括奥运会冠军) ,来自上海的运动员、教 练员就有20人之多,在全 国排名第一。细想一下,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又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历 史、经济发展,以及传统 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 ,它是从网球演变过来的 ,故有“桌上的网球”之称。 1926年,在英国成立了国 际乒乓球联合会,并开始 举办世界锦标赛,规模由 小到大,逐渐成为受人欢 迎的竞技体育项目。 乒乓球是从哪里传到中 国来的?有的说是从欧洲, 最初是在上海的教会学校 等洋人的圈子里玩起来的 ;有的说是从日本传过来 的。据说上海有一个经营 文具的商人在日本看到有 人在桌子两边打球,发出“ 乒乓”的声音,觉得蛮有趣 ,就把它带到上海。他找 来几个人学打,并在商店 里进行展示。以后这项运 动就在上海逐步流行起来 ,并扩展到其他城市。当 时上海人打乒乓,直握球 拍,和日本人相似,很少 有像欧洲横握球拍打球的 人。从这点分析,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