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精)/经典文学名著

呼啸山庄(精)/经典文学名著
作者: (英)艾米莉·勃朗特|译者:宋兆霖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98
折扣购买: 呼啸山庄(精)/经典文学名著
ISBN: 9787555269052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安妮·勃朗特之姐、夏洛蒂·勃朗特之妹。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去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能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 艾米莉是兄弟姐妹中性情最孤僻、最沉默寡言的一个,常常一个人在约克郡的荒野沼泽漫游。严酷的自然环境刺激了艾米莉的想象,促使她虚构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世界。1846年,她们三姐妹曾自费出版过一本诗集。《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发表于1847年12月。她们三姐妹的三部小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她们的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问世的。特别是《简爱》和《呼啸山庄》,犹如一对颗粒不大却光彩夺目的猫眼宝石,世人在浏览19世纪英国文学遗产时,不能不惊异地发现这是稀世珍宝,而其中之一更是如此令人留恋赞叹。 除《呼啸山庄》外,艾米莉还创作了一百九十三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女作家。艾米莉曾被誉为19世纪二十二位杰出诗人之一,代表作品有《老禁欲主义者》《纪念品》《囚徒》《晚风》等,英国著名诗人及评论家马修高度称赞她是“拜伦之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最杰出的诗人。艾米莉的大部分诗篇都是描写大自然、幻想的贡达尔王国的悲惨事件或自己的亲身感受。她常常独自徘徊在荒野中,体验大自然中与人灵犀相通的那一瞬。她的诗在内容主旨和艺术手法上都有着创新和超前。这些诗歌集中体现了艾米莉对压迫和禁锢的叛逆精神,反映了她渴望自由、平等和爱情的理想。这些诗歌语言精练简洁,节奏韵律自然明快,堪称“诗作的精英”。但她的小说《呼啸山庄》掩盖了她诗歌的光芒。

内容简介

一八○一年。那一天,我刚去拜访了我的房东回 来——就是那位后来让我伤透脑筋的孤僻的邻居。这 儿真是个美丽的山乡!在整个英格兰境内,我不信我 还能找到一个与尘嚣这般隔绝的地方。这是个厌世者 的理想天堂。希思克利夫跟我,正是景色最般配的一 对。真是个绝妙的人!在我骑马来到他跟前时,只见 他眉毛下那对乌黑的眼睛满含猜忌地冷冷地瞅着我。 我心里对他有着极大的热情,而他却一点儿也没有察 觉到。待我对他通报自己的姓名时,他的手指满怀戒 心地往背心袋里插得更深了。 “是希思克利夫先生吧?”我问道。 他点了点头,作为回答。 “我是洛克伍德,您的新房客,先生。我一到这 儿,就急着前来拜访您,是想向您表明我的心意,但 愿我这样再三要求租下画眉田庄没有给您带来什么不 便。昨天我听说您打算……” “画眉田庄是我自己的产业,先生。”他皱起眉 头,慌忙打断我的话,“只要我能办到,我是决不容 许任何人让我不便的。进来吧!” 这一声“进来”是咬牙切齿地、带着“去你的! ”这种情绪说出来的,就连他挨着的那扇栅栏门也没 有对他这句话做出响应而有所动作。我想,正是这种 情况促使我决定接受这一邀请。对这样一个怪癖的人 ,我感到很有兴趣,看来他比我还要矜持得多哩。 待到看见我的马儿的胸膛快要碰上栅栏,他倒也 伸手解开了门闩,然后很不乐意地领我走上石铺路。 我们一进院子,他就大声喊道:“约瑟夫,来把洛克 伍德先生的马牵走,另外再拿些酒来!” “我看,这家人就这么个仆人了吧,”听了他那 个双重命令,我暗想,“怪不得石铺路上长满了草, 树篱也得靠牛羊来修剪了。” 约瑟夫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不,应该说是个老头 ——也许已经很老了,虽说身子骨倒还硬朗结实。 “求主保佑我们!”当他牵过我的马时,他怨声 怨气地嘟哝着,还朝我狠狠地瞪了一眼,使得我好心 地猜想,他该是需要神来帮他消化肚子里的饭食吧, 而他的这声虔诚的祈求,跟我的突然来访是毫不相干 的。 呼啸山庄是希思克利夫先生的住宅名称。“呼啸 ”一词,在当地有着特殊的含义,形容在狂风暴雨的 天气里这座山庄所经受的风呼雨啸。当然,住在这儿 ,清新纯净的气流是一年四季都绝不会少的。只需看 一看宅子尽头那几棵生长不良、过度倾斜的枞树,还 有那像在向太阳乞求布施而把全部枝条伸向一个方向 的一排瘦削的荆棘,你就能猜出从旁刮过的北风该有 多大威力了。多亏当年的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这幢 宅子盖得非常结实,狭窄的窗子深深地嵌在墙里,砌 有凸起的大石块保护着墙角。 在跨进门槛之前,我驻足观赏了一下布满宅子正 面,特别是大门周围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雕刻。在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