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余生
ISBN: 9787536083769
。。。
我在 爸说的,当时爷爷在,爸也在。 哪里? “这一边。”爸的手指在相片上滑过去,往左越 过相片的边沿,停在约莫两厘米外,“这儿吧。摄影 师的镜头再移过来一点,一点点就好,我和你爷爷都 会在这相片里了。” 那可是一张历史性的图片呢,中学课本里印着它 ,报纸和电视上偶尔也会出现。爸说那时爷爷抱着稚 龄的他挤在背后的人群里,就在这镜头的视野以外, 两厘米之遥。 两厘米也就够远了,爷爷和爸爸终究没上镜,也 就不会在历史课本里出现。爷爷把图片从报纸上剪下 来,放到他们家的相册里,就像那也是他们家里参与 过的事。这多么可惜啊。有时候他会想,要是当时镜 头稍微往左移动0.1厘米吧,他就可以骄傲地告诉班 上的同学,甚至是他的历史老师,喏,这是我爷爷, 骑在他肩上的是我爸。 “说不定是入了镜的,只是后来冲洗照片时被裁 掉了。”舅舅对那相片仔细研究了一番。舅舅以前在 学校里是摄影学会的会员,有过几次在暗房里冲洗照 片的经验,“那是没办法的事,我们有个小工具,裁 照片得有个标准尺寸。” 就是这“标准”让他感到迷惑。不是尺寸的事, 而是冲洗照片的人怎么在暗房里昏暗的红灯照射下做 出判断,框选时凭什么决定该偏左或偏右,将哪些人 从这些历史性的相片里裁汰。 “呵呵,反正被裁的总是那些边缘人啊。”舅舅 伸手拨乱他的头发,阻止他再往细里想,“别傻,你 爷爷和爸爸不一定真的在那里。不都是你爷爷说的吗 ?你爸那时才多大?根本不可能有印象。” “谁都可以说自己在场嘛。”舅舅把他整理着的 头发再拨乱一遍。在各种阻挠人思考的方法中,他* 讨厌这一手了。 以后他读了一些关于摄影的书,多少懂了一点裁 剪照片的原则和道理。要怎么裁、裁哪里、裁多少, 其实不真有一套尺寸。若真有所谓方圆,都以照片里 的“主角”为准——裁掉别人,无非是为了突出这些 人。 于是他后来再看见那张相片,便总是忍不住细细 端详里头那个“主人翁”。那人站在照片左侧,脸朝 左方,手里拿着纸像在宣读什么。这样的照片,专业 取角不该把镜头往左边拉,尽量把背景里的群众收纳 进来,好表现场面的壮观么?却是因为这人的背后站 着一排当时很显赫,今已无人叫得出名字来的大人物 ,这照片便不得不这样拍了。 他想,当时挤身在人群里的爷爷一定不知道,自 己竟不偏不倚,正好站在一张意义重大的照片的边缘 ,他和他肩上的孩子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他是因为这缘故,后来才会迷恋上自拍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