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第2版)

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第2版)
作者: 编者:张晓明|责编:谢琛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56.30
折扣购买: 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第2版)
ISBN: 9787302600336

作者简介

张晓明,男,教授,博士,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高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带头人,计算机和大数据专业负责人。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讲《计算机网络》、《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开发》等课程。出版《计算机网络教程(第2版)》、《C#网络通信程序设计》、《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等教材7部,专著1部。荣获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从事网络计算与系统安全、大数据技术分析等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内容简介

第3章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和目标 学习内容: .了解RS-232串口通信原理与应用方法。 .学习PC上串口通信的仿真过程。 .学习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在单机上通过仿真工具的通信编程技术和 实现能力。 (2)在点对点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全过程的系统实现 能力。 1. 3 串口通信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1 串口通信原理 1. 串口通信协议包括RS-232 、RS-422和RS-485三种 标准。 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 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 间的兼容。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lectronicIndustryAsociation,EIA)制定 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 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 数。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 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 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 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 接收线及一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 输速率为每秒50 、75 、100 、150 、300 、 600 、1200 、2400 、4800 、9600 、19200波 特。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 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 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 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 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 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 20m以 内的通信。 目前RS-232是PC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 种在低速率串行通信中增加通信距离的单端标准。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 单端通信。有9针和25针两种引脚,如图3-1和图3 -2所示。 图3-1 RS-232 的DB9 连接器引脚图3-2 RS-232 的DB25 连接器引脚 具体引脚定义如表3-1所示。 表3-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编程教学与科研工作而编写的,是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014年立项项目成果,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1)技术性和编程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在编程的同时,能够通过设计思路、设计流程等开拓思维,既基于编程又不限于编程。 (2)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以网络开发项目为主题,比如主机扫描、网络游戏开发、网络抓包、木马技术、远程监控等项目,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系统性和层次性紧密结合:从主机扫描、常规通信到安全通信,具有系统性,在设计内容、设计难度和综合性方面具有层次性,适合于不同深度的需求。 (4)适合教学需要:全部实例都可以调试和运行;具有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和源代码;每章都给出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开发方法、技术流程、界面设计、编程要点和代码分析,还有课堂练习思考内容和实验项目。每章后面还设计了实验项目,便于读者开展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用。 (5)体现科研成果:比如网络测量、网络信息隐藏通信章节是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而木马技术、语音通信、网络视频传输、屏幕监控、串口通信等内容,则是作者的科技项目转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