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附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淡水附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作者: 董彬//王国祥//马杰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8.70
折扣购买: 淡水附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ISBN: 9787122329417

作者简介

董彬: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湿地生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淡水生物学。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内容简介

水生植物在维持水体的清水稳态、为水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底质、调控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健康生态服务功能、调节湿地水文情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富营养化浅水水体中,水生植物茎叶表面常附着一层由藻类、微生物、菌胶团、碎屑等组成的厚度不等的褐色物质(附植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生物?水微界面。 由于附植生物复杂的物质组成和存在氧化还原异质微环境,光合作用和许多异养过程都可能在附着层内发生,因此,附着层内化学物质的产生、转移转化、循环过程非常活跃,可以说是理化性质的突变区,与水中和沉积物中存在很大差异。附植生物与水体和植物之间发生的理化、生物反应将对其附近的物质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微电极技术、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为揭秘深奥而又难于探测的附植生物微生境提供了理想工具,使得附植生物的研究更加微观和细致、原位和多维,使得附植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书以淡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茎叶表面的附植生物为研究对象,围绕附植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生态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五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典型水生植物附植生物的组成成分、空间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富营养化水体中附植生物的生态功能,探讨了生物与环境因素对附植生物的影响机制,分析了附植生物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见解。 本书内容新颖,数据详实,可供从事水环境生物学、淡水生态学、环境保护、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