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丁丁(精)

永远的丁丁(精)
作者: (英)迈克·法尔|译者:邹晓平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64.60
折扣购买: 永远的丁丁(精)
ISBN: 9787514835014

作者简介

迈克·法尔,1953年出生于巴黎。在英国完成学业后,他成为了路透社的驻外记者,后又供职于《每*电讯报》,先被派驻非洲,后到德国。他在德国负责东欧和苏联新闻事务。 迈克·法尔是一位作家、游记作者、文化类书籍作者,以及多部有关埃尔热的著作的译者。他曾在布鲁塞尔与这位连环画家有过长谈。他是记者丁丁的知己和同事,也是***的研究丁丁历险系列的专家之一。

内容简介

丁丁第二次出发历险的情形和**次没什么两样 :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朋友们纷纷赶到火车站台上 和小记者告别。米卢忘记了先前的成见,向一群对它 崇拜不已的小狗津津有味地讲述着去非洲捕狮的计划 。 不过,还是有一点不同的,那就是埃尔热毫不犹 豫地引用了自己之前创作的人物。在黑白版《丁丁在 刚果》(这个故事从1930年6月5*开始在《小二十世 纪》上连载,次年独立出版画册)中,他在送行人群 里加进了两个小男孩,报纸读者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埃 尔热几个月前新创作的人物:奎克和弗吕克。这两个 小家伙在1930年1月23*的《小二十世纪》中**出 现。他俩将和丁丁一起成长,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他俩闹的笑话、干的恶作剧也将被结集成连环画册出 版。 1946年,埃尔热接*卡斯特曼出版社的建议,着 手改写《丁丁在刚果》,并把它改成彩色版。他重新 加工了“出发”那一幕,还把自己加了进去:只见他 手里拿着记录本,夹杂在人群中,身后是埃德加皮埃 尔·雅各布。雅各布那时和埃尔热共事不久,负责为 画册着色。奎克和弗吕克仍旧在场。不过,黑白版中 那两个满怀敬佩地说着“是记者丁丁先生,他要去刚 果”的挑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特色的人 物:杜邦和杜庞。他们一个对另一个说:“他好像是 要出发到非洲去的一位年轻记者。”在这个改编故事 里,他俩不过是一闪而过的群众角色。其正式出场要 等到1934年《法老的雪茄》的出版。非洲话题 虽然米卢明显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非洲这片广袤 的土地,想要去猎杀非洲野生动物,丁丁却是不大情 愿被派遣到非洲大陆去的。在和布尔什维主义者们交 锋之后,埃尔热原想把丁丁送到“新世界”,去保卫 印第安人的利益,反对*败,与臭名昭著的芝加哥匪 帮斗争。华莱士教士却对这种想法不以为然,美洲之 行不得不暂缓。 比属刚果(原来的扎伊尔,现在的刚果**共和 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是小小比利时的80倍,它急 需得到宣传。谁会比丁丁*能激发《小二十世纪》的 小读者们的兴趣呢?1928年比利时国王阿尔贝和王后 伊丽莎白到遥远的殖民地去访问的情形人们还记忆犹 新。为了获得创作灵感,埃尔热参考了堆得像小山一 样的报纸和杂志剪报、大量赞美殖民地生活的文章及 不计其数的明信片。然而,即使经过这样长期而全面 的准备,在丁丁真正踏上非洲的土地之前,这个故事 还是显得不自然,缺乏真实的当地气息。这种不足在 埃尔热身上是很少见的。 所有到过非洲的人一致承认,这块大陆散发着一 种无与伦比的魅力,冒险、危险和困难本身使它成为 一块神奇的土地。然而,埃尔热和丁丁却像是游离在 外,无动于衷,似乎心不在此,似乎画家并不知道自 己要干什么。后来,埃尔热把它称作是又一个“年轻 时的罪过”。 如果说《丁丁在苏联》缺乏真正的故事情节,那 么,在非洲的历险将要结束的时候,当读者了解到以 艾尔·卡彭为首的芝加哥强盗集团准备在矿藏丰富的 刚果抢占钻石市场时,情节设计的轮廓就显现出来了 。丁丁成功地令他们的计划破产;与芝加哥的关联也 预示着小记者的下一站是美洲,就像埃尔热从一开始 就希望的那样。刚果故事和《丁丁在美洲》中出现的 艾尔·卡彭是埃尔热作品中的一个特例。埃尔热笔下 的好多人物都是取材于真实人物,但“艾尔-卡彭现 象”是丁丁历险系列中***的一次,是由一个现 实中的真人用他真实的名字扮演他生活中的真实角色 。有意思的是,在后来的英文版中,卡彭被翻译成卡 波恩,刻意与现实保持了距离。这也许只是个排字错 误罢了,因为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卡彭被指名道姓地 提到过。被五花大绑的吉蓬向丁丁招认强盗集团计划 控制比属刚果的钻石生产:“艾尔·卡彭曾密切关注 你在苏联的探险。当他听说你动身来刚果时,他以为 你已经风闻了他的计划,便下决心要除掉你。”肤色 和殖**义 从埃尔热的作品和连环画的演变这两方面来看, 《丁丁在刚果》延续了始自《丁丁在苏联》的初期摸 索阶段。尽管这本画册有些段落挺吸引人,但在许多 方面还不**。埃尔热很清楚这些缺憾。后来,他那 些阻止《丁丁在苏联》经过着色修改后出版的理由, 也许用来说明《丁丁在刚果》的缺陷*合适。1946年 ,为适应新版面而做的改编和着色工作不尽如人意, 效果常常显得牵强造作。譬如,非洲荒原植物的绿色 让人联想到的却是欧洲动物园,而不是实际上尘土飞 扬、干涸欲裂的广阔非洲大地。黑白版中的那种生命 力、那种让人心跳的魅力、那种氖围,在彩色版里几 乎荡然无存。经过几次冗长的讨论之后,这个有争议 的故事终于被决定翻译成英文。英文版决定摒弃法语 版使用的彩色文稿,而是重新启用黑白文稿。英文版 丁丁系列的*后一个原版复制品于1991年在英国出现 ,那时距离其创作年代已整整60年了。P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