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林海音散文(英子的乡恋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3942991
虎坊桥 常常想起虎坊大街上的那个老乞丐,也常想总有 **把他写进我的小说里。他很脏,很胖。脏,是当 然的,可是胖子做了乞丐,却是在他以前和以后,我 都没有见过的事。觉得和他的身份很不衬,所以才有 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吧!常在冬天的早上看见他,穿着 空心大棉袄坐在我家的门前,晒着早晨的太阳在拿虱 子。他的唾沫比我们多一样用处,就是食指放在舌头 上*一*,沾了唾沫然后再去沾身上的虱子。把虱子 夹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盖儿上挤一下。嗒的一声,虱 子被挤破了。然后再沾唾沫,再拿虱子。听说虱子都 长了尾巴了,好不恶心! 他的身旁放着一个没有盖子的砂锅,盛着乞讨来 的残羹冷饭。不,饭是放在另一个地方,他还有一个 黑脏油亮的帆布口袋,干的东西像饭、馒头、饺子皮 什么的,都装进口袋里。他抱着一砂锅的剩汤水,仰 起头来连扒带喝的,就全吃下了肚。我每次看见他在 吃东西,就往家里跑,我实在想呕吐了。 对了,他还有一个口袋。那里面装的是什么?是 白花花的大洋钱!他拿好了虱子,吃饱了剩饭,抱着 砂锅要走了,一站起身来,破棉裤腰里系着的这个口 袋,往下一坠,洋钱在里面打滚儿的声音叮当响。我 好奇怪,拉着宋妈的衣襟,指着那发响的口袋问: “宋妈,他还有好多洋钱,哪儿来的?” “哼,你以为是偷来的、抢来的吗?人家自个儿 攒的。” “自个儿攒的?你说过,要饭的人当初都是有钱 的多,好吃懒做才把家当花光了,只好要饭吃。” “是呀!可是要了饭就知道学好了,知道攒钱啦 !”宋妈摆出凡事皆瞳的样子回答我。 “既然是学好,为什么他不肯洗脸洗澡,拿大洋 钱去做套新棉袄穿哪?” 宋妈没回答我,我还要问: “他也还是不肯做事呀?” “你没听说吗?要了三年饭,给皇上都不当。” 他虽然不肯做皇上,我想起来了,他倒也在那出 大殡的行列里打执事赚钱呢!烂棉袄上面套着白丧褂 子,从丧家走到墓地,不知道有多少里路,他又胖又 老,还举着旗呀伞呀的。而且,*要紧的是他腰里还 挂着一袋子洋钱哪!这一身披挂,走那么远的路,是 多么的吃力呢!这就是他荡光了家产又从头学好的缘 故吗?我不懂,便要发问,大人们好像也不能答复得 使我满意,我就要在心里琢磨了。 家住在虎坊桥,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大街,每天 从早到晚所看见的事事物物,使我常常琢磨的人物和 事情可太多了。我的心灵,在那小小的年纪里,便充 满了对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怀疑、同情、不平、感慨、 兴趣……种种的情绪。 如果说我后来在写作上有怎样的方向,说不定是 幼年在虎坊桥居住的几年,给了我*初的对现实人生 的观察和体验吧! 没有一条街包含了人生世相这么多方面。在我幼 年居住在虎坊桥的几年中,正值北伐前后的年代。有 **下午,照例的,我们姊妹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 ,便跟着宋妈在大门口看热闹了。这时来了两个*本 人,一个人拿着照相匣子,另一个拿着两面小旗,是 ***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刚刚成了过去。小* 本儿会说*本式中国话,拿旗子的走过来笑眯眯地对 我说: “小妹妹的照相的好不好?”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和妹妹直向后退缩。 他又说:“没有关系,照了相的我要大大的送给 你的。”然后他看着我家的门牌号数,嘴里念念有词 。 我看看宋妈,宋妈说话了: “您这二位先生是——?” “噢,我们的是*本的报馆的,没有关系,我们 大大的照了相。” 大概看那两个人没有恶意的样子,宋妈便对我和 妹妹说:“要给你们照就照吧!” P3-5
文坛“女中豪杰”、**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收入《苦念北平》《家住书坊边》《鸭的喜剧》等散文代表作,其中,《冬阳·童年·骆驼队》入选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她描写取材并非她的故乡**,倒是她长大成人的地方——北平。她和曼珠斐尔一样有满腔的乡愁。这乡思是如此浓烈扰人,她不得不倾吐……
——叶石涛
林海音女士的**贡献,主要的是在技巧方面……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有特长。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