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汉武帝:从文武之治到巫蛊之乱

双面汉武帝:从文武之治到巫蛊之乱
作者: 飘雪楼主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39.80
折扣购买: 双面汉武帝:从文武之治到巫蛊之乱
ISBN: 9787516237243

作者简介

飘雪楼主 本名陈立勇,湖南郴州人,历史学硕士。自媒体账号“飘雪楼主的历史课”运营人,百家号、今日头条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长沙。 从小喜欢历史,对浩瀚如烟的历史到了痴迷的程度。著有《汉朝那些事儿》(8卷)、《双面帝王:朱元璋》、《隋是唐非》、《楚汉解码:左手项羽,右手刘邦》、《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大汉史》(3卷)等。

内容简介

东边不亮西边亮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冬天,匈奴人在沉寂了四年之后,开始对汉武帝的马邑之谋发起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报复行动,攻下了上谷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并且杀烧抢掠,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也是汉武帝无法忍受的。这时候,汉武帝已经二十八岁了,经过十年的政治磨砺,他在朝政上已经得心应手,大权也一点一滴地全部收拢在自己手上,正是凌云壮志大有可为的时候。因此,忍了这么多年的他这次再也忍不住了,亲自安排了一场反击战,并且派 出了四路军马出战。 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军从上谷郡出发;任命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率军从云中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出发;任命公孙敖为骠骑将军,从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出发;任命李广为骁骑将军,从雁门郡(今山西省右玉县南)出发。 这是汉武帝在实施马邑之谋后,对匈奴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所以,他重视至极。为了鼓舞士气,迎来大捷,汉武帝给每路各一万人马,并且明确规定将论功行赏,论过处罚。 在这四路军马中,第一路军的统帅卫青是靠他姐姐卫子夫的关系被汉武帝委以重任的。汉武帝也是想借此机会,让卫青立下赫赫战功,为他未来的仕途铺路。 第二路军的统帅公孙敖曾担任过汉武帝的骑兵侍从,既是卫青的同事,又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当年卫青被长公主绑架后,正是他挺身而出,硬是以虎口夺食之举,把卫青救了出来。对这份恩情,卫青也是刻骨铭心。 这时公孙敖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自然也有卫青暗中的推引之功。 第三路军的统帅公孙贺出道早,在汉景帝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任命为太子舍人。汉武帝继位后,对公孙贺青睐有加,任命他为太仆。 在卫子夫受宠后,汉武帝更是主动把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嫁给了他,和他成了连襟。 第四路军的统帅李广虽然论关系不如卫青、公孙敖、公孙贺三人,但论名气他最大,论本领他最强,论资历他最老,论威望他最高。 首先,来说一下李广的名气大。他系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李信是秦国大将,以勇猛刚强著称。秦军攻破燕国时,李信率几千人马对燕王的数万大军进行了大追踪,打得燕王大军毫无还手之力,只好使出苦肉计——献上太子丹的头颅。然而,李信却奉行“宜将剩勇追穷寇”,将追 击进行到底,最后全歼燕军,一战成名天下知。虎父无犬子,随后李广的祖父、父亲也都成了一代骁将。 其次,来说一下李广的本领强。他家世代以骑射相传,到了李广时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被封为“射神”。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李广出去打猎,风吹草莽中一块巨石若隐若现,李广以为是只老虎,当下拔箭拉弓,只听见“嗖”的一声,那支快如流星的箭直中目标,待李广走到近处一看,才发现自己刚才那一箭竟射进了巨石里。 再次,来说一下李广的资历老。李广十多岁就开始闯江湖,时正值汉文帝在位时期,匈奴在汉朝叛徒中行说的唆使下,对汉边境进行了疯狂大骚扰。汉文帝只得征兵守边疆,以阻止和抵挡匈奴大军的入侵。 当时,李广选择了从军,因为他射术高明,在边疆射杀匈奴士兵最多,所以,声名大振,被汉文帝垂青。他先是被封为郎中,秩六百石,不久又被封为骑常侍,秩八百石。汉景帝即位后,李广被封为骑郎将,秩千石。 平定七国叛乱中,李广再立战功,被封为骁骑都尉,秩两千石。那时候,李广还不满三十岁,食邑已达到了汉朝官职中的最高级别了,可谓人中龙凤。这样的资历,放眼整个朝廷,也是很难找到的。 最后,说一下李广的威望高。汉文帝曾评价李广“生不逢时”:“如果李广生在高祖打江山的年代,封个万户侯根本不在话下。”而汉朝的死对头匈奴则称李广为飞将军,对他唯恐避之不及。为此,唐朝的王昌龄在《出塞》中还发出这样的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然而,尽管李广在边疆上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号,但他的一生也正如汉文帝所说的那样——生不逢时。在“文景之治”的年代,汉文帝和汉景帝都主张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进行怀柔战术,这使飞将军李广空有一身武艺和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 光阴如白驹过隙,李广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他原本以为自己就将这样在边疆和匈奴“打打闹闹”地游戏一生时,上天终于降给了他大任。 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主战。这一次,他自然也没忘了这位军事奇才,而李广自然也会格外珍惜这难得的一展雄风的机会,必将以百倍的努力来回报汉武帝。 因此,从客观上分析,这四路大军中自然是名满天下的李广胜算最大,而初出茅庐的卫青败率最高。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这次军事行动,立下战功的是卫青,败得最惨的是飞将军李广。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首先,来看卫青的第一路军。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卫青在征战匈奴上的“处女秀”,那就是机遇撞上了他的努力。他率军从上谷郡出发,在深入匈奴腹地的过程中,一路畅通无阻,别说匈奴主力了,连小股的匈奴游兵都没碰到。这样的机遇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再说努力。卫青从小经历了许多磨难,这些都磨砺了他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次出征,尽管他有点忐忑,有点惶恐,但更多的还是憧憬,是勇往直前的勇气。因此,在一路碰不到匈奴军队的情况下,他果断率军一路向前不回头。最终,他和他的大军竟然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千山万水,直接来到了匈奴的龙城。龙城既是匈奴的王庭,又是其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更是匈奴人的神圣之地——祭祀天地祖先、祈祷求福的地方。因为以前汉朝军队连进入匈奴地界都是一种奢望,更别说踏足龙城了,因此匈奴人对自己这座“首都”的防卫十分松懈。卫青见状,立马下令直捣龙城,匈奴人惊恐不已,只有溃逃的份儿。 最终,卫青率部剿灭了七百匈奴士兵。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极大地提升了汉军的士气,朝野上下备受鼓舞。同时,这也对匈奴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因此,卫青的胜利,看似战果很小,但实际作用却很大。 其次,来看公孙贺的第二路军。公孙贺的这次军事行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不在灯火阑珊处。 公孙贺的运气也不错,一路顺风顺水,畅通无阻。他率部在云中一带寻寻觅觅,连半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总而言之,公孙贺显然也是沾了幸运之神的光,但他却没有创造直捣龙城这样的战果。最后,他以不折自己一兵一将,不伤匈奴一兵一卒的战果无功而返。 再次,来看公孙敖的第三路军。 他的这路大军从代郡出发,意气风发地来到了关市,结果很不幸地在这里遇到了一支匈奴主力骑兵,双方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攻防战。 最后,首次带兵作战的公孙敖没能敌过匈奴的强悍进攻,差点全军覆没。在丢掉七千汉朝士兵首级后,公孙敖领着一些精锐之兵脚底抹油,逃了。总而言之,对年轻的公孙敖来说,他和卫青一样,有着强烈的求战欲望,有着强烈的立功愿望,但结果却是万人征战千人还。面对这样的战绩,公孙敖是该怪天怪地,还是怪运气呢? 最后,来看李广的第四路军。李广因为名气大、本领强、资历老、威望高,自然受万众瞩目。他接到军令后,马上从雁门关出发。飞将军岂是浪得虚名的,他这一路率军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很快就大刀阔斧地向北推进。也许是这么多年憋得太久了,也许是他太想表现自己了,也许是被局部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总之,当匈奴士兵突然从四面八方出现,将李广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时,他才清醒过来,明白自己中了匈奴人的“诱敌深入”之计。 轻敌冒进注定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面对铺天盖地的匈奴大军,李广所带的一万军马显然微不足道,因此,尽管他有通天入地之本领,此时也无力回天了。 一场激战,李广大军全军覆灭。公孙敖的大军是接近全军覆灭,好歹还有千余人突围了出来。李广比公孙敖还惨,一万军马一个不剩,连他本人也被生擒了。 ◎《汉朝那些事儿》作者、历史学硕士飘雪楼主汉史力作,幽默再现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好读上瘾! 飘雪楼主专攻汉史多年,笔法纯熟细腻、幽默且犀利,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依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等历史典籍的记载,客观记述了汉武帝的一生。全稿叙事语言生动、人物形象凸显、主要史事脉络明晰,还原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场景,全面深刻展示了中华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统治者的丰富一生。 ◎不止军事、财政和外交,还有权力的争夺和人性的较量!全方位展现汉武帝的全貌,看汉武帝这本就够了! 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征程中,王娡和栗妃、窦婴和田蚡、田蚡和灌夫、陈阿娇和卫子夫之间人性的博弈,揭示了人性的发展规律,权力的争夺、立场的两端早早就被历史演绎出来,对当代人产生思考。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李广和李陵,在军事作战中骁勇抗战,披荆斩棘;张骞出使西域,不畏强权,扩展外交;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了文化统一,等等, 飘雪楼主将这一幕幕历史的碎片穿针引线,像一个钩子将故事环环相扣,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汉武帝的一生。 ◎是穷兵黩武还是一代明主? 刘彻7岁做太子,16岁做皇帝,在位54年,北伐匈奴,南平两越,东定朝鲜,扩展了古代中国的疆域,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统一,同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实现了文化、政治、经济的外交。但多年的征战代价是耗尽的民力和财力。晚年又求仙问道,逼死太子刘据,是非功过,任君评说。 ◎有史有据,有趣有料!看历史书像看小说一样上瘾! 大量《史记》原文+16章故事演绎+幽默表达,行如流水,读起来一气呵成!小切口,由点到面,层层递进,完整讲述汉武帝的一生。故事写法,每一个章节环环相扣,历史小白也能轻松读懂! ◎随书附赠刘彻生平大事记870mm超长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