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7.00
折扣购买: 美的守望
ISBN: 9787547325162
诞生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新诗,虽然其成就不能 与小说、散文等文类相比,毕竟也为中国新文学贡献了 一些新的文学元素,出现了诸如胡适、刘半农、汪静之 、徐志摩、闻一多、朱湘、冯至等诗人,有的甚至产生 不小的影响。而沈从文的新诗批评所关涉的对象也大多 是新诗发展初期阶段的诗人,和当时已经拉开了一定的 时空距离,这就使他更能从新文学发展的路径来探讨诗 人的创作成就和特色,进而总结中国新诗的规律和经验 ,因此文学史的自觉意识就格外强烈。 中国新诗自从“五四”文学运动诞生以来,固然取 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它本身也蕴含着诸多难以克服 的矛盾和困境,它的合法性不断遭到质疑。有学者指出 :“我国诗人在“五四”时期援引西方自由诗来为新诗 运动张目,采用的是‘误读’的方式。这种‘误读’, 一方面使得自由体新诗能够冲破种种旧体束缚而发生, 形成了自身基于现代汉语的形式特征,另一方面使得新 诗自由体长期不能认同音律的建构。”对于中国新诗积 累的种种问题,沈从文当然也看到了。他直言中国新诗 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新诗批评必须调 整重心,尽快对新诗的创作和代表性的诗人给予准确的 历史定位,重建信心,以回应这样的挑战。沈从文重点 关注的中国现代诗人包括汪静之、徐志摩、闻一多、朱 湘、焦菊隐、刘半农,他对这几位诗人都专门进行了评 论。此外对于胡适、郭沫若、于赓虞、冰心、周作人、 朱自清、俞平伯、李金发、邵洵美、冯至、胡也频、林 徽因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从沈从文的讲义《新诗的发展》可以看出,沈从文 对于中国新诗研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他几乎搜集了当 时出版的所有现代中国诗集的目录,并且附录了七种新 诗发展的参考资料。正是建立在这样扎实的基础之上, 沈从文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评论对象在中国诗坛的历史 地位及其独到贡献。如对于“五四”初期的白话诗人, 当时不少人都持激烈指责和否定态度,有的甚至认为胡 适是中国新诗最大的罪人。而沈从文的态度有所不同, 他把中国新诗划分为三个阶段: 尝试期、创作时期、 成熟时期。显然,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衡量,每个阶段所 担负的历史的责任并不等同。在尝试期的中国新诗,其 首要任务是冲破几千年古典诗歌的束缚,为中国新诗寻 觅突围的方向,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观念和技巧、形式 等影响,因而很多地方保留着旧诗的痕迹。但从另一方 面来讲,“白话诗在早期中国新诗由传统向现代的生成 转换逻辑中确立下的复合形式体制,确实为随后的中国 新诗在取材、想象方式和美学趣味的革命中开拓了道路 ”。对于这一时期的诗歌,沈从文显然认为要多一点宽 容。沈从文说:“胡适之是第一个写新诗出新诗集的作 家。冰心会写短诗,被称为‘女诗人’。俞平伯、康白 情,会写长诗,那些诗当时多被中学校选作国文课,为 青年人所熟习。这几个作者,同上述一群新人,可算的 是奠定中国新诗基础的功臣,值得我们记忆。”沈从文 的这种评价放置在文学史中来看的确是中肯之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