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实践逻辑(精)

管理者的实践逻辑(精)
作者: 编者:刘成|责编:樊诗颖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2.30
折扣购买: 管理者的实践逻辑(精)
ISBN: 97873132339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管理的演变 在人类社会中,群体以 组织的形式存在,有人类就 有作业活动,有作业活动就 有管理活动,管理活动的历 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 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分工与协 作达成目标,是群体为了实 现超越个人能力范围的目标 而采取一致行动的一种手段 ,因此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 争中逐步形成的工作方法。 互助协作是最初的形式,其 后通过发现个性禀赋差异, 使技能更加专业化,达成更 高效的合作。在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种 经济上协作的范围是有限的 ,而在政权维护和战争方面 ,分工和协作则深入得多。 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机 器生产的发展促成了经济活 动领域分工合作进一步加强 ,也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提 升。亚当·斯密认为,分工 提高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分工提高了工人的熟练 程度和灵巧性;二是分工节 省了不同类型工作切换过程 中损失的时间;三是分工促 使大量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 被发明,从而使一个人可以 承担和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泰勒吸取了亚当·斯密的 劳动分工论思想,并通过行 为观察和结果验证的实证方 法证实了劳动分工带来的效 率提升,特别是在不增加劳 动者负荷的情况下采用标准 化工具、优化微观生产过程 ,提高生产效率。最著名的 就是其在“工厂管理”章节中 提到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铲矿 砂实验,这是些最笨重也是 最简单的工作,通常人们不 认为其中有任何科学可言。 但是经过泰勒的现场实验研 究,并对动作和工具进行重 新设计和改进后,生产效率 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人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