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轻工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张奉春降尿酸、防痛风饮食
ISBN: 9787518438020
张奉春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亚洲太平洋地区风湿病学学会联盟董事会董事。担任《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等国内外多种杂志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及编委。有丰富的诊断、治疗痛风和风湿 病的经验,尤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深的认识。 史文丽 北京博爱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委员。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多年,有着扎实的营养学基础及丰富的疾病营养治疗经验,对公共营养师培训、健康管理师培训、临床营养教学及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的普及与提高有着较丰富的经验。
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过去,痛风的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但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变,现在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在任何年龄都会发生,尤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高发。具体来说,以下人群容易得痛风。 “三高”人群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三高”人群应格外注意。痛风像是一座冰山,就看先露哪个角。即使目前还没有出现痛风的症状,但它仍是非常大的潜在威胁。 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患痛风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肥胖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嘌呤代谢加速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约有50%的痛风患者超过理想体重15%。 脑力工作者及过度劳累人群 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不注意休息,也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可能,特别是久坐不运动的白领。过度劳累可使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此,为了预防痛风,应避免过度劳累。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原发性痛风具有遗传性,但真正由遗传引发的痛风很少。患痛风代数越多,族群中患痛风的人越多,遗传的可能性就越大。 贪酒嗜肉的中年男性 雄激素会抑制尿酸排泄,促进尿酸盐沉积,所以一般女性绝经后才会得痛风。体形肥胖的中年男性是高发人群,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其应酬多、常喝酒、爱吃肉、习惯大吃大喝有关。 饮食误区 误区1:不让吃肉,就多吃豆制品 豆制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不含胆固醇,深受人们喜爱,常常出现在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的菜单中。然而,豆制品是否也适合痛风患者呢? 在豆制品中,嘌呤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豆、五香豆腐干、豆腐皮、油豆腐、小油泡、豆腐干、豆腐。黄豆等豆类属于含嘌呤较高的食物,但在黄豆制作成豆腐、豆腐干的过程中,大量嘌呤会流失,所以,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相较干豆要少很多。 事实上,豆腐中的蛋白质有利于促进尿酸盐的排泄,是痛风患者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同样,豆浆的嘌呤含量也不高。喜欢喝豆浆的痛风患者,在痛风缓解期喝点儿豆浆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痛风患者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只要控制一天食物中的嘌呤总量,适量食用豆制品来替代肉类,是有益健康的。 建议痛风患者选择豆制品的顺序是:豆浆→豆腐→豆腐干→整粒豆,摄入量也应按顺序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最好暂时禁食豆类及豆制品。对豆制品非常敏感的痛风患者,则要少吃或不吃。 误区2:荤菜含嘌呤高,最好吃素 众所周知,痛风患者大多是经常吃大鱼大肉和海鲜的人,素食主义者很少发生痛风。于是,有人认为患了痛风最好吃素,不吃肉。但临床观察发现,尿酸正常的痛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尿酸偏高的痛风患者,这可能就是“矫枉过正”的结果。 要知道,肉类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肉类摄入过少,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如果痛风缓解期仍严格限制嘌呤摄入,使患者长期处于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状况,有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另外,过于严格控制嘌呤,容易引起“二次痛风”(指当过于严格控制嘌呤时,造成体内尿酸急剧下降,使得一个关节壁上的尿酸盐大量被释放入血,随血液涌入另一个关节,再次引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痛风患者在痛风缓解期可适当进食肉类,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误区3:痛风=绝缘海产品 海产品包括动物性海产品和植物性海产品。海产品是否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主要取决于其嘌呤含量。如同样是动物性海产品中的海蜇和海参,其嘌呤含量分别只有9.3毫克/100克和4.2毫克/100克,比有的蔬菜还低。植物性海产品中的海藻也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适当食用对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所以,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值得一提的是,海产品中通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痛风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痛风患者不应一概而论地远离海产品,而应根据不同海产品嘌呤含量而定,禁吃嘌呤含量高的海产品,适当进食低嘌呤、中嘌呤海产品。 全书图解大字版,字大行稀,阅读更省力。 解析推荐营养素,查缺补漏,精准调养,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食材检索方便,搭配严谨,一学就会的降尿酸、减疼痛饮食调养方案。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并发症制定饮食细则,简单、易操作。 可以说一本在手,降尿酸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