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之死

皇后之死
作者: 柏杨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7.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皇后之死
ISBN: 97870200651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妻尸未寒 许平君女士既死,霍显女土的阻碍终于消除,她的下一步就是把女儿 霍成君小姐送入皇宫,继任皇后。这件事由霍光先生亲自出马,自然水到 渠成。站在皇帝的地位,娶谁就是谁的荣耀,可是站在三年前尚是一个落 魄小民的地位,能够得到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的女儿,简直癞 暇蟆吃到了天鹅肉,所以刘询先生立刻同意。 许平君女士是公元前七一年逝世的,就在当年,霍光先生把女儿送进 皇宫。请读者老爷注意,并不是皇帝娶皇后,而是皇帝纳小老婆。等于第 二年(前七○——公元前一世纪三○年代第一年),才正式封为皇后。刘 询先生二十二岁,霍成君女士十七岁,如果不是介入一场血淋淋的谋杀, 倒也是一对佳偶。 ——在以男人为中心的时代,当一个臭男人,真是一种神仙享受。妻 子刚被毒死,尸骨未寒,丈夫就又娶了美貌娇娘。如果调换调换,丈夫刚 被毒死,妻子迫不及待地投到另一位年轻小子怀抱,既喊打铃,又喊杭泥 ,恐怕大怒之声,把她的耳朵都能震聋。 福祸相倚 霍成君女士既当了皇后,老娘霍显女士以丈母娘之尊,在政府中的权 威,如虎添翼,而且更增加她的自信,自信凡是她想要的,都可要到,凡 是她所追求的,也都可以追求到。 霍成君女士跟她的前任许平君女士最大的不同是,虽然她们同是皇后 ,但许平君女士出身寒微,性情温柔忠厚,侍奉她的宫女,不过几个人( 所以当她卧病时,才向宫外聘请特别护士),自己的衣饰起居,也非常俭 朴。而且以侄孙媳的身份,每隔五天,都要去长乐宫朝见太皇太后上官女 士。上官女士是第八任皇帝刘弗陵先生的妻子。刘弗陵先生的哥哥就是死 于江充巫蛊案的刘据先生,刘据生刘进,刘进生第十任皇帝刘询(当中夹 了个被罢黜的第九任皇帝刘贺)。在辈份上,刘弗陵先生是刘询先生的叔 祖父,上官太皇太后是刘询先生的叔祖母。所以许平君女士每去朝见,都 亲自捧茶端饭,十分恭谨。 霍成君女士的出身却十分煊赫。咦,不要说她是威震朝纲,可以撤换 皇帝的霍光先生“大将军”的女儿啦,读者老爷不妨举目四顾,有些老奶 ,她爹不过是个部长、局长、董事长、总经理之流,距大将军还十万八千 里,可是她已鼻孔朝天,教人浑身发麻。霍成君女士生在绝顶富贵的家庭 ,又有一位不识大体的嚣张老娘,耳闻目睹,她就很难像许平君女士那么 平实。她的左右侍从如云,在大将军府时,已经前呼后拥,当了皇后后, 更加隆重盛大,每一赏赐,就是几千几万。跟平易近人的许平君女士,成 一强烈的对比。但她仍尽力效法许平君女士的做法,其中一项是,每隔五 天,也以侄孙媳的身份,去长乐宫朝拜大皇太后上官女士。 问题是,在夫家的亲属体系上,上官女士是霍成君女士的叔祖母,但 在更亲密的娘家亲属体系上,霍成君女士却是上官女士的嫡亲姨妈。这就 十分复杂啦,霍光先生大女儿嫁给上官桀先生的儿子上官安先生,现在身 为太皇太后的上官女士,就是上官安先生的女儿,在辈份上说,身为侄孙 媳妇的霍成君女士,恰恰是叔祖母上官女士的嫡亲姨妈,而且是小时候在 一起的玩伴。读者老爷千万不要被“叔祖母”、“太皇太后”这类老气横 秋的字句唬住,认为上官女士已是个阿巴桑啦。事实上,当公元前七○年 ,霍成君女士十七岁的时候,上官女士才十九岁。十年前的公元前人○年 ,她的祖父上官桀先生曾发动过一次宫廷政变,政变失败后,全家处斩。 那时刘弗陵先生还在位,上官女士正坐皇后宝座,本来也应该罢黜的,因 她是霍光先生外孙女的缘故,总算保住性命,但上官一家,也只剩下这么 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前八○年,她这位皇后,不过九岁,还是玩家家 酒的年龄),全靠霍家照顾。 在这种复杂的内外关系下,霍成君女士效法许平君女士,向上宫女士 捧茶端饭,上官女士怎么承当得起欤?所以,每逢霍成君女士去表演孝道 ,上官女士就紧张万状,赶紧肃立辞谢,累得筋疲力尽。 然而,刘询先生和霍成君女士的感情却很燕好。一对年轻夫妻,如漆 投胶。老娘霍显女士,看到眼里,喜在心头。只要等女儿生下儿子,就是 正式的皇太子。一旦女婿刘询先生死掉,外孙登极,女儿就是皇太后,而 她就是皇太后的娘。皇天在上,这就好啦,荣华富贵,有得享啦。这个如 意算盘可以说太过于如意,李耳先生《道德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 祸所伏。”小福小锅,无关痛痒;而大祸大福,往往只一纸之隔。在不可 测的专制政府下去搞政治,尤其如此。 霍成君女士当皇后的第三年,公元前六八年,霍光先生去世。在国家 讲,是巨星殒落;在霍氏家族讲,是冰山倒塌。始终在霍光先生火热般的 权威笼罩下的刘询先生,开始喘口气,挣扎而起。前已言之,他最初预备 封许平君女士老爹许广汉先生侯爵的,霍光先生认为他是“刑余之人”, 不配此高位。霍光先生死后第二年(前六七),刘询先生即下令封许广汉 先生平思侯。这已使霍家大吃一惊,表示皇帝有一种待机而动、隐藏在内 心的反抗意识。接着,刘询先生再立许平君女士生的儿子刘奭先生当皇太 子。霍显女士得到消息后,史书上形容她:“恚怒不食,呕血。”那就是 说她阁下怒火冲天,气得大口吐血,并拒绝吃饭——她绝食并不是决心饿 死,而是展示她痛心的程度,以争取家人对她的同情和再下毒手的支持。 霍家权势·如日中天 霍显女士所以“呕血”,甚至“不食”的原因,是她考虑到将来皇位 继承问题。她咬牙曰:“刘奭那小子,是微践出身的许平君生的,有啥资 格当皇太子?我女儿将来生了儿子,难道反而只当亲王,出居外藩乎哉? ”当亲王自然不如当皇帝。外孙是皇帝,外祖母高高在上,就可控制全国 。外孙如果仅只一个亲王,而皇帝又是被霍家毒死的许平君的儿子,那就 大势不好。一个亲王一旦发现他亲娘是被毒死的,可能毫无办法。一个皇 帝一旦发现他亲娘是被毒死的,追根究底,大祸就要发作。想起来这种可 能性,霍显女士不由得毛骨悚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为了斩革除根, 她再要女儿去毒死刘奭。 刘奭小子被立为皇太子那一年,是霍光先生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 六七年,他才八岁。毒死一个八岁的娃娃,本来易如探囊取物。可是,两 件事情使这件谋杀案不能成功:一是,霍成君女士那一年才不过二十岁, 还不是一个担任杀手的成熟年龄。一是,刘奭小子的保姆忠心耿耿,保护 她所养的娃儿无微不至——一方面警告刘奭小子不可吃任何人的东西,一 方面,在非吃不可的时候,好比皇后霍成君女士赏赐的食物,就不能不吃 ,那么,保姆就先吃下肚,试验试验是否有毒。 结果,霍成君女上几次下手,都归失败。但阴谋一经发动,即令是轻 微的发动,也会泄漏出去。最后终于传到老爹刘询先生的耳朵,刘询先生 察言观色,也看出霍成君女士对刘奭小子,完全一副晚娘嘴脸(这是霍成 君女士太年轻、太嫩之故,她如果老奸巨猾,忍下心头怒火,表面上做得 热络一点,就不露痕迹矣)。刘询先生开始起疑,于是他回想前妻许平君 女士的暴毙,又不断听到宫廷内外的传语流言,他几乎可以确定其中必有 可怕的内幕。虽然还不敢公开地跟霍家作对,但他已决心采取行动。 现在,我们报告一个公元前一世纪三○年代,霍光先生死后,霍氏家 族在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权力位置: 霍成君女士霍光先生的小女儿,皇后。 上官女士霍光先生的外孙女,太皇太后。 霍禹先生 霍光先生的长子,封博陵侯,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 右将军)。 霍山先生 霍光先生的侄孙,封乐平侯,皇宫机要秘书长(守奉车 都尉领尚书事)。 霍云先生 霍光先生的侄孙,封冠阳候,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 中郎将)。 邓光汉先生 霍光先生的长、女婿,长乐宫防卫司令官(长乐卫尉) 任胜先生 霍光先生的次女婿,首都卫戍部队司令官(诸吏中郎将 羽林监)。 赵平先生 霍光先生的三女婿,武装部队训练司令(散骑常侍将屯 兵)。 范明友先生 霍光先生的四女婿,封平陵候,北方军区司令官兼未央 宫防卫司令官(度辽将军未央卫尉)。 张朔先生 霍光先生的侄女婿,皇宫机要秘书(给事中光禄大夫) 。 王汉先生 霍光先生的孙女婿,首都卫戍部队副司令官(中郎将) 。 以上这些人,都是史书上列名的人物,其他没有列名的大小喽罗,更 千千万万。但仅就这些列名的人物,就可看出霍家的力量,已深入政府每 一个重要角落。尤其是:第一,他们掌握了军权,从野战军到卫戍部队, 根深柢固。第二,他们掌握了“领尚书事”。这是一个关键角色,凡是呈 送给皇帝的奏章,必须有一个副本先行送到“领尚书事”,如果认为它可 以,才把正本拿给皇帝看,如果认为它不可以,就把正本退回或扣留。皇 帝好像瞎于一样,“领尚书事”教他看啥,他才能看啥,教他知道啥,他 才能知道啥。霍氏家族掌握了军权和机要,天下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动摇他 们。 二十年之久的长期富贵和权势,使霍氏家族彻底腐化。首先是老太婆 霍显女士,她不久就姘上她的家奴冯子都先生,冯子都先生的权威也立刻 大震。老娘跟她的那些荷花大少儿子们,更大肆建筑家宅——在市区是电 梯大厦,在郊区是花园别墅。唯一遗憾的是,那时候还没有直升飞机和汽 车供他们奔驰炫耀,但他们的马车却连英国女王的御辇都自叹命薄。霍家 所用的马车,都用黄金作为装饰,轮子用丝棉包裹,坐在上面,毫不颠簸 。 P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