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

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
作者: 贤宗法师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56
折扣购买: 放下(卸下内心的负累)
ISBN: 9787515509280

作者简介

贤宗法师,号宗雄,福建福安人,浙江省桐乡香海禅寺现任住持。师自幼事佛,童真入道,勤奋好学,事佛以诚。1991年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受具足戒,承接禅宗临济正脉第四十五世传人,曾就读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现为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期间历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2004年8月住持香海禅寺。2008年9月荣任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 贤宗法师是中国佛商论坛发起人,是企业家的心灵导师和禅修引领者。他发心引领天下企业家走向宁静的心灵家园,让每一位企业家都有慈济众生、慧泽万物的慈悲心灵,光明正大地立足于天地之间。

内容简介

当我们做事业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宽广的心— —做的这件事情能不能帮助更多的人?想想你的员工 、你的家人、你的客户,当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他 们的时候,你就会做得非常好,而且做起来不用花很 多的精力就能成功。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处世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 呢?你不断地想到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会被你所吸引 ;你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天天想着把别人口袋里 的钱变成自己的,那他就会离你远去。这就是成功和 失败的区别。 很多人觉得,给员工多发些福利,那自己的资产 不就减少了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迷”。人活在这 个世界上“迷”了,才叫作众生,哪天你悟了,变成 圣者,你就能透视人世间的一切。我们不明白这些道 理的时候,总会被它所困扰,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 如何面对自己将来的人生;当我们学会看开利益和得 失,敞开心量去付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聚拢在你 的身边,成为你的支持者,成为你事业的伙伴,成为 你成功的推动力。当你的眼睛放射出来的都是贪婪和 索取的时候,你再怎么伪装别人也能感觉得到。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瞎子晚上出去的 时候总要打灯笼,他不是打给自己,而是为了照亮别 人。我觉得这个灯笼打得很有意境,当我们做每一件 事情都能想到自己是个瞎子,需要为别人打灯笼的时 候,这个人就是菩萨,就是人间的圣人,就是佛。 我们由此引申到第二个题目,破除“我执”和“ 法执”。 当我们一直执着于一个“我”的时候,我们的身 体和心灵、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所有东西,都会一直局限在狭小的区域里。 就像我讲到某人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感觉到,师 父提到我了,我很紧张;或者说,我被人家重视,内 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我们都希望被人重视,总 希望被人家认可,总希望别人能感觉到自己是怎么样 的。当这种意识很强烈的时候,你就会把注意力过多 地放到你的相貌、你的面子、你的言谈、你的举止、 你所做的所有事情上,你就会不自在。当你离开家乡 在外面闯荡的时候,就会告诉人家你的家乡怎么样。 如果你是一个上海人,你会跟人家夸上海怎么好,是 一个国际大都市;当别人说上海人小气时,你就会跳 起来反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论从哪个地方出来 ,都会不由自主地把那个地方的面子罩在自己身上。 就像一个董事长去开家长会的时候,他总是端着一个 “我是董事长”的架子。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就是家 长,你就是孩子的父母,你摆这个谱,谁理你? 佛学里面讲“我执”的破除,是让我们从“成、 住、坏、空”这样一个流程,以及组成我们人体的“ 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中去看待自己。我 经常教我的学员们做不净观,就是为了破除对自我的 贪恋。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能观想成一块不断坏灭的 烂肉,你还会贪恋那些附加在身体上的外在装饰吗? 你还会在乎自己的面子、名望、地位和金钱吗?如果 你这样去观想,还有什么事情是放不下的? 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执着,就是我们所说的“法执 ”。事实上,世间事物因缘相聚而存在,因缘离散而 消失,每一样事物都有它存在、生灭、变异、消失这 样的过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这样的。明白这样 的一个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缘聚缘散,天下没有不 散的筵席。所以,当我们有缘相聚的时候,就要好好 珍惜这个缘分,分别的时候也不要去悲伤。这就是一 切事物的规律,佛教把这样的一种思想叫作空性。 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