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46.6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良善照我心
ISBN: 9787510881152
莫义君,广西日报社记者、编辑,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二十八年,以深度调查报道见长。 曾供职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早报近二十年,先后任该报热线部主任、市民之声主编,深度部主任。新闻作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励。文学作品亦如此。2016年7月,从南国早报调到广西日报。 曾出版多部著作,其中前往非洲加纳调查中国淘金客的生存状况,所采写的新闻报道、调研报告及出版的《血金》一书,反响巨大,引起国家各级部门的重视。 《血金》不仅在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热销,而且数十家网店还热卖不减:广西政协报也全文连载。
第一章 一语成谶:臭水之痛,莫过于斯 豪雨下了一个晚上。这晚,黄寿山的烟量特别大。劳 记者也是一样。他们面对面坐着,已经这样坐了五六个小 时了,抽了不少的烟。 劳记者一直在耐心地倾听黄寿山讲述自己的故事,这 是他新闻从业以来最长的一次访谈。访谈的场所,就在黄 寿山的办公室。虽说他体弱多病,但他的气场仍旧十足, 中气充沛,声音洪亮。 黄寿山在三次交通事故中受伤,且每次骨折都是在右 脚,每一次他都死里逃生,让劳记者大为诧异。他自幼落 下小儿麻痹症,右脚是最严重的,细如麻杆,麻木且没有 知觉。黄寿山捏着双脚,忧伤地说:“……两只脚都没有 知觉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加痛苦。” 三年前,第一次接触黄寿山,劳记者对他无甚好感, 这是因为他浑身上下透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似阴 冷之气又若不近人情之神秘感,或像长年呆在室内未晒太 阳的孱弱之气。跟随而来的另一家报社记者韦先生说,这 农庄四周虽说被太阳曝晒,但里面却“阴气过盛”,而黄 寿山也阳气不足,一脸病容。 韦先生还把自己从外围听到的传言告诉劳记者,有人 说,黄寿山的财富来路不正,接触的人非常复杂,甚至有 些是有文身的。劳记者也与韦先生有同感,初时接触黄寿 山,见他待人接物非常傲慢,似乎他就是“大神”,只有 人去拜见他,而他根本不会主动跟你打招呼。众人只会拜 佛,佛不会拜众人。呵呵,他居然把自己当佛主了。 一看黄寿山这样子,当时劳记者就暗自发笑。如果不 是“看上”他广撒善款并为当地百姓大做善事的一面,劳 记者和韦先生等人早就打道回府。再深入了解黄寿山后, 劳记者发现他的身上,或多或少也蕴含着一种“富而思进 ,富而思源”的精神——这也是劳记者跟踪采访他三年的 主要原因之一。 劳记者曾接触过一个大善人,这人在省内某地级市一 个乡镇居住,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善事。与黄寿山不同,此 人喜欢“扬名”,也喜欢接触媒体记者。确实,他做了不 少善事,还成立义务宣传队,团队成员有十多人,他是这 个团队的领头人。他们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特别 是有关不能占用耕田建房、邻里关系、赡养老人以及计生 方面的政策等,都是他们宣传的重点。 这个义务宣传队常年在各个乡镇巡回宣讲,发放刻录 有国家政策的光碟,虽说深受群众欢迎,但也引起当地政 府的不满。官方给劳记者反馈说,政府职能部门做的事情 ,他们却“插手”做了。而且,他们对政策的准确解读, 肯定不如政府职能专业部门——这也是他们受到各方诟病 的原因之一。 领头人多年不从事农活,整天道奔波着要做令人赞赏 的善事,精神确实可嘉,可他依靠什么运营这个团队。那 些印制的宣传资料,总得付费吧。 劳记者问及领头人,他们的经费从何而来。常年如此 义务宣讲,有些人放弃农活,可谓得不偿失。领头人解释 说,他们的活动经费,一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