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6.96
折扣购买: 骨质疏松早防慢补快治
ISBN: 9787574207080
莱纳?巴特尔(Reiner Bartl)是一名德国内科医学博士,也是著名的肿瘤学和骨科专家。他目前是慕尼黑骨质疏松症中心的首席医生,是德国公认的骨科先驱,也是“世界骨质疏松症日”的组织者。他撰写过于骨质疏松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书籍40多本、文章400多篇,受到全世界读者的追捧。
第一章 骨骼,我们行动能力的保障 骨骼除支撑、运动和保护作用外,还有一项基本任务——它是人体最大的矿物质宝库。它储存了人体 99% 的钙元素、85% 的磷酸盐和 60% 的镁元素。心脏跳动以及神经功能、血液凝固与酶的活性等功能是否正常,都取决于血液中精确的钙元素含量。如果血液中的钙含量下降,人体就会启动调节机制,溶解骨骼中的钙质,将其补给到血液中。这样一来,每天将有超过 400mg 的钙元素从骨骼中溶解,一年下来将溶解骨骼中20% 的钙质。因此,为实现骨量平衡,人体的骨骼重建机制不断生成新的骨细胞,填补骨溶解造成的骨质流失。这意味着,骨骼会在一生中进行 3~4 次更新。如果骨量平衡多年来没有得到保持,人体就会缺钙,最终导致骨密度下降,骨骼变脆、多孔,出现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与骨髓(造血系统)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密切得多。它们拥有共同的骨膜、前驱细胞(干细胞)和高度专业化的血管系统;骨髓还具有免疫功能,负责监视骨骼各项功能的 运行。 1. 骨骼是人体的建筑学杰作 骨骼有两个重要的特性:承载力和弹性。例如,髋部可以承载超过 250kg 的重量(也就是 1/4t 的重量),它还必须能够承受人体在跳跃或滑雪等强烈运动、快速击打,以及扭曲的情况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否则就会导致骨折。其实,骨骼的这两种特性归功于骨骼中特殊的混合材料,就像建筑学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所谓的“双组分”。骨骼由一种弹性骨质材料(胶原分子)组成。胶原分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嵌入了钙和磷酸盐晶体,相当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各种微量元素和巨型分子(糖胺聚糖)像胶水一样将胶原分子与矿物质晶体连接起来。胶原分子赋予了骨骼弹性,矿物质晶体赋予了骨骼强度与硬度,才使得骨骼在巨大外力作用下不会出现骨折。 当然,骨骼成分的混合结构十分复杂,涉及许多的矿物质,如维生素、激素和酶等。直到今天,虽然科技发展迅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但我们依然只能了解骨骼成分混合结构中的部分,而非全部。 密质骨 我们无法从外部观察到人体骨骼的精妙构造,只能通过 X光图像来辨别。有些骨骼是空心的,像一条长管,比如股骨和肱骨。这种类型的骨组织因其外部紧密的皮质,也被称为“密质骨”或“皮质骨”。现代建造电视塔等建筑常常会用到这种结构原理——空心管的韧性比实心柱要大得多。 在椎体、骨盆、跟骨和股骨颈部,我们发现了另一种结构。这些骨骼不是空心的,而是像一块由坚硬外壳包裹着的海绵。这种结构在起重机和桥梁建造中十分常见,即利用内部的金属桁架分担主梁上的荷载。 乍一看,这些骨小梁(骨小梁是密质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的立体网状结构,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似乎杂乱无序,但仔细观察后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精妙之处——所有骨小梁都按照压力和张力的方向规律排列。骨小梁的连接密度越大,骨的承载力就越高。 均衡与稳定 由此可见,骨骼的承载力与骨密度关系不太大,是由均衡的骨骼结构决定的。人体骨骼中约有 80% 为密质骨,松质骨仅占 20%。密质骨的密度很高,矿化程度高达 90%,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极低,骨骼重建速度慢;而松质骨由于其内部精巧的结构而具有更大的表面积,骨骼重建速度很快。因此,骨质疏松通常先发于骨小梁含量较高的骨中,即椎体、手腕、肋骨和股骨颈部。 2. 不断运行的“建筑工地” 骨骼并非没有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活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器官。新生儿出生时仅有少部分骨骼成形,即由软骨逐渐发育为坚硬的板层骨;直到青春期骺软骨完全骨化,骨骼才会停止生长,达到人体的最终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骨骼的运作就此停止。相反,骨骼在不断重塑,不断适应环境和肌肉力量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于矿物质流失和胶原蛋白老化,衰老的骨组织将会丧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变得更加容易断裂。因此,人体会定期进行骨骼物质的整体交换。这不仅限于整块骨骼骨折的修复或愈合,还涉及成千上万骨小梁的细微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人体的骨密度,还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不断工作的“建筑大军” 为了不断进行修复和适应,骨组织分化出了专门的细胞系统:破骨细胞在短短几天内就能吸收衰弱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则会在几周中重建新骨,其间共有 500 万个重建单元参与其中。 这就好像修建路面的施工队,拆除损坏的路面,重新填上新的沥青。但也正是骨骼的自我修复机制给了骨质疏松可乘之机——如果多年来骨的吸收量多于生成量,就会引起骨质流失。科学家表示,当有 30 处骨细胞被吸收,但只有 29 处被填补时,骨质疏松就会发生。由此可见,骨质流失主要与活性重建单元的数量有关。 ★专业医生,权威之作。作者莱纳?巴特尔是德国内科医学博士,肿瘤学和骨科专家。目前是慕尼黑骨质疏松症中心的首席医生,是德国公认的“骨科先驱”,也是“世界骨质疏松症日”的组织者。撰写 40多本和 400 多篇关于骨质疏松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 ★专家写序,鼎力推荐。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浩林医生,写长序进行推荐。 ★内容实用,操作性强。书中通过8种应对骨折方法,10条强健骨骼建议,20种食疗方案,21种锻炼方法,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支招,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开方。 ★通俗易懂,简单易学。虽是外版书,但是翻译的质量高,既保持了外版书的味道,又通俗易懂,阅读起来好不费劲。保障大家看得懂,读得明白,更方便大家操作使用。 ★四色印制、图文并茂。便于大家更透彻、更快速,更轻松理解书中的专业知识点,在内文进行大量配图,且四色印制,在缓解大家视觉疲劳的基础上,方便大家全面掌握骨质疏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