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东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游踪漫影/百年经典散文
ISBN: 9787209057059
我们所游,其实只是十五洞之一!我们在洞里, 固是迷不知西东,出了岩洞,还是杳不知南北。看徐 霞客连*攀登,遍游诸洞,又综合记叙,条理井然, 我们真不能不惭愧了! 七星山的对面就是龙隐岩,在月牙山的背后,洞 的外口临江,水打沙进洞,堆积颇高,故岩上石刻题 名有许多已被沙埋没了。龙隐岩很通敞,风景很美。 岩外摩崖石刻甚多,有狄青等“平蛮三将题名”碑, 字迹完好。 龙隐岩往西,不甚远,有小屋,我们敲门进去, 有道士住在里面,此屋无后墙,靠山崖架屋,屋上石 刻题记甚多,那*有名的“元祜*籍碑”即在此屋后 。我久想见此碑,**始偿此愿。元祜*籍于徽宗崇 宁元年(1102),*初只有九十八人,那是真正元祜 (1086—1093)反新法的**人物。徽宗皇帝亲写* 籍,刻于端礼门;后来又令御史台抄录元祜*籍姓名 “下外路州*,于监司门吏厅,立石刊记”。到崇宁 三年(1104)六月,又把元符末(1100)和建中靖国 (1101)年间的“奸*”和“上书诋讥”诸人一齐“ 通入元祐籍,*不分三等”。(三等是原分“邪上尤 甚”,“邪上”,“邪中”各等。)这个新合并的* 籍,共有三百九十人,刻石朝堂,此碑到崇宁五年正 月,因彗星出现,徽宗下诏毁碑,“如外处有奸*石 刻,亦令除毁”。除毁之后,各地即无有此碑石刻, 现今只有广西有两处摩崖刻本,一本在融县的真仙岩 ,刻于嘉定辛未(1211);一本即是桂林龙隐岩附近 的摩崖,刻于庆元戊午(1198);这两本都是南宋翻 刻的。桂林此本乃是用蔡京写刻拓翻刻的,故字迹秀 挺可爱。两本都是三百九十人,已不是真正元}右* 籍了,其中如章、曾布、陆佃等人,都是王安石新法 时代的**人物,后来时势翻覆,也都列名奸*籍内 ,和司马光、吕公著诸人做了同榜! 广西的岩洞内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石刻甚多。 石灰岩坚固耐久,历千百年尚多保存很完整的。如舜 山的摩崖《舜庙碑》,是唐建中元年(780)韩云卿 所立,距今已一千一百五十五年了。又如我们从楼霞 洞下山,路旁崖上有范成大题名,又有张孝祥题名, 这都是南宋大文人,现在都在路旁茅*里,没有人注 意,此类古代名人题记,往往可供历史考据,其手书 石刻*可供考证字画题跋者的参考比较。广西现有博 物馆,设在南宁;我们盼望馆中诸公能作系统的搜访 ,将各地的古石刻都拓印编纂,将来可以编成一部“ 广西石刻文字”,其中也有不少历史的材料。 舜山有洞,名韶音洞,虽不甚深,而风景清幽, 洞中有张栻(南轩)的《韶音洞记》石刻,字小,已 不能全读了。洞前有庙,我们登楼小坐,前有清流, 远望桂林诸山,在晚照中气象很雄伟。 城中人士常游的为象鼻山,伏波山,独秀峰,风 洞山。其中以风洞山的风景为*胜。风洞山有北洞, 虽曲折而多开敞之处,空气流通,多凉风,故名风凉 ,有小亭阁,下瞰江水,夏*多游人在此吃茶乘凉。 广西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我们游了桂林,决定坐船去游阳朔。一路上饱看 漓水(抚河)的山水,但是因为我要赶香港船期,所 以到了阳朔,只有几个钟头可以游览了。在小雨里, 我们坐汽车到青厄渡,过渡后,下车泛览阳朔诸峰, 仅仅能看一个大概。阳朔诸山也都是石山,重重叠叠 ,有作牛角支尖的,有似*大石柱上半截被打断了的 ,有似大礼拜寺的,有似大石龟昂头向天的。远望去 ,重峰列岫,行列凌乱,在轻烟笼罩中,气象确是很 奇伟。桂林诸山稍稍分散,阳朔诸山紧凑在江上;桂 林诸山都无树木,此间颇有几处山上有大树木,故比 较*秀丽。 但我们实在有点辜负了阳朔的山水,我们把时间 用在船上了,到了这里只能坐汽车看山,未免使山水 笑人。大概我们误会了“阳朔山水必须用船去游”的 意思。我后来看徐霞客的游记,始知阳朔诸山都可以 用船去细细游览。我们若再来,可以坐汽车到阳朔, 然后雇船去从容游山。阳朔诸山也多岩洞,徐霞客所 记龙洞岩、珠明洞、来仙洞,都令人神往;其中珠明 洞凡有八门,*奇伟。我们没有攀登一处的岩洞,颇 失望。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