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大隋史(修订版)

一看就懂的大隋史(修订版)
作者: 魏婷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一看就懂的大隋史(修订版)
ISBN: 9787509395899

作者简介

魏婷,山东莱芜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现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曾在《理论学习》《安徽日报》等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山东省社课项目一项,参与编写山东省高中历史辅导读物一本。

内容简介

江都宫之变 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隋)薛道衡《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节选)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各地割据势力不计其数,这一年涌现出无数个年号,这一年是大业的最后一年,也是杨广活在人世的最后一年。大隋已经山河破碎,既然余日无多,隋炀帝也只能及时行乐。就在隋炀帝沉迷酒色之时,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即将爆发。 宇文智及为了提高兵变的成功率,开始游说骁果。他说:“你们还不知道吧,杨广今日早已备下毒酒,他知道你们早有叛逃的想法,就要用这些毒酒将你们统统毒死,然后带领江南的兵士迁都丹阳。”此话惹得骁果又惊又怒,失去理智的骁果早已无心辨别事情的真假,既然隋炀帝不想让自己活,那就先让他去死!至此,所有骁果全部反叛。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十日,司马德戡纠集所有骁果首领发动政变。这一天雾气朦胧,天黑得很快,司马德戡趁此机会将所有的兵刃磨得闪闪发光,又给马匹喂足了草料,厉兵秣马之后开始战略部署。 宇文智及负责宫外的策应工作,宫城里面的负责人是司马德戡。司马德戡对宫内的工作进行分配,命令元礼、裴虔通继续负责宫殿之内,盯住隋炀帝,防止其逃跑;命城门守卫唐凤仪虚掩城门,不要锁上门闩。司马德戡聚集骁果主力,驻扎在皇宫以东的东城。 当晚三更时分,司马德戡以点火为号通知宇文智及。就在此时,隋炀帝、燕王杨倓、丞相裴蕴都看到了火光。隋炀帝对此有些狐疑,他就问裴虔通:“这是怎么回事?”裴虔通灵机一动,说道:“外面草料场着火了,军士们正忙着救火呢。”隋炀帝对裴虔通非常信任,也就没再理会此事,这也让他错过了一次脱险的机会。 燕王杨倓是隋炀帝最喜爱的孙子。他住在皇宫外,发现城内火光骤起,觉得很可能出大事了。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给隋炀帝报信,但是他知道,任何正规渠道都可能有危险。杨倓灵机一动,决定剑走偏锋,宫城北侧有个方临门,他命人钻进了那里的排水管道,如果过了玄武门,就能到达隋炀帝的后宫。不料被埋伏在玄武门的叛军抓住,杨倓的计划就此泡汤。 江阳县县令是隋炀帝的死忠,得知此事之后,他迅速将此事报告宰相裴蕴。惊慌片刻之后,裴蕴当即制订紧急措施。他决定假传圣旨,集结城外所有部队,将他们划归来护儿和杨倓指挥,先消灭城外的宇文兄弟,再拯救隋炀帝。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负责起草圣旨的虞世基胆小怕事,裴蕴的计划就此泡汤。至此,隋炀帝再得不到任何外围支援了。 三月十一日凌晨,叛军兵分两路进攻隋炀帝的宫殿——成象殿。第一路,裴虔通近水楼台,他亲率数百精骑由宫内直接杀向成象殿。独孤盛负责保卫成象殿,二人相见,言语不和,举刀互砍。独孤盛只有十几个人,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全部被砍翻在地。裴虔通的任务大功告成。 第二路,司马德戡率领东宫骁果直扑玄武门。玄武门是宫廷的正北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只要突破玄武门,皇帝的后宫便暴露无遗。隋炀帝将最精锐和忠诚的部队放在此地镇守。镇守此地的是几百名“给使”(守门兵),隋炀帝对给使非常好,给使也是对隋炀帝最忠诚的。 魏思宫负责隋炀帝与给使的联络工作。不过魏思宫已经加入叛军队伍,就在政变前一天,魏思宫假传圣旨将所有的给使都支走了。玄武门前空空如也,司马德戡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叛军直接杀入隋炀帝的后宫。 随着叛军的逐渐逼近,动静闹得越来越大,隋炀帝才知道有人发动了政变,他匆忙地换上衣服,从成象殿逃往西阁。裴虔通和元礼来迟了一步,扑了个空。叛军抓来一名宫女,在裴虔通的要挟之下,宫女只好说出隋炀帝的去处,裴虔通立刻前往西阁抓人。 隔着窗子,远远看到先头部队已经杀到。隋炀帝再一看,居然是自己的亲信裴虔通。隋炀帝说:“你可是我的老朋友啊,你难道也恨我吗?”裴虔通说:“我不敢造反,只是想让您跟我一起回家。”隋炀帝见缝插针:“此言正合我意,只是上游的船还没到,既然你们想走就走呗。”但此时隋炀帝说什么也晚了。 政变最后一步,按照惯例,叛乱首领宇文化及应该面对隋炀帝的臭骂,而此人胆小如鼠,被将士们簇拥着架上了马,让他等着见隋炀帝。 裴虔通二位打算杀了隋炀帝。隋炀帝还不甘心,问道:“为什么杀我,我有什么错?”一个叫马文举的叛军说道:“你抛弃宗室,对外征伐,老弱妇孺饿死于沟壑;你让盗贼蜂起,任用奸佞,文过饰非,难道还不算罪过吗?” 隋炀帝依然不甘心:“我确实辜负了百姓,却没辜负你们。你们为何杀我?告诉我你们的主使是谁?” 司马德戡说:“天下人都想杀你,你就不用说知道谁是主使了。”隋炀帝的小儿子吓得嗷嗷大哭,裴虔通一刀结果了他。隋炀帝见死到临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给我取一杯毒酒来!”隋炀帝早准备了毒酒,打算自尽了事。 但是,此时根本找不到毒酒,令狐行达一把按倒隋炀帝,隋炀帝长叹一声,让他把自己勒死,一代枭雄隋炀帝就此结束一生。他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西苑的流珠堂,时年四十九岁。 明君初起,贤臣汇聚,四海归心;兄弟相残,奸佞得权,残暴失国。门阀贵族的惨烈斗争、君臣权力的交织博弈、群雄四起的英雄史诗已经唱响。 副书名: 力挫叛乱,平定周边,统一南北,大隋帝国迅速站在世界之巅;东都初建,运河落成,烽火四起,庞大帝国迅速崩塌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