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作者: (韩)田导根|译者:崔英//于昕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30
折扣购买: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版)
ISBN: 9787547734667

作者简介

田导根 弘益大学终生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庆熙大学教育科技研究所硕士。现为父母教育与子女指导讲座讲师,在韩国大各专院校、地方**团体、教育单位、企业单位主讲。 作者发现,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儿天来得实在。为了促进亲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不断研究各种“对话法”,比如“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对话法”“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对话法”“培养孩子感性思维的对话法”,等等。 著有《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训练》《沟通高手的效率对话法》》《妈妈教你的自主学习法》《读书高手养成书》等。

内容简介

“**人称传达法” 我们往往会因为想改变孩子的坏习惯而多番劝说,却*终因无法沟通而变得疲惫不堪。这时,值得**的方法就是“**人称传达法”,即爸爸将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感觉客观且直接地告知孩子。当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爸爸的期许时,爸爸就会感到不舒服,孩子和爸爸之间也会产生问题。 这时,与其选择对孩子发脾气,不如运用“**人称传达法”来沟通一下。 举例来说,孩子在家里跑来跑去撞疼了爸爸,爸爸可能会说:“ 你能不能安静地坐下玩?”“ 你干吗这样?”“ 我不是说过不能在家里跑吗?” 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人称传达法(You-message)”。如果将这些话转换成“**人称传达法(I-message)”,就会变成:“宝宝,我被你撞疼了。”“ 我还吓了一跳呢。” 这些话的主语变成了我(自己)。在第二人称传达法里,往往会较多使用表达否定意义的命令语气用语——“去做”;但在**人称传达法里会包含一种“希望孩子能听听家长因为他们的行为而产生的感觉”。 该方法表达的不是“ 你(孩子) 有问题,或者你做错了”,而是“因为我(爸爸)有问题,所以需要你的帮助”。因此,孩子会以*加平和的心态接*家长的意见,并产生帮助家长的想法,减少抵触和反抗心理。 换句话说,**人称传达法就是在直接描述孩子的行为后,对孩子表达出家长的真实想法。在使用该传达法时,*重要的是能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爸爸可以说:“因为你不打扫卫生,所以爸爸心情不好。”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改正问题行为,而且可以强化孩子做出积极肯定行为的意识。 ●“你把这些玩具丢得到处都是,是想让谁来整理?不要玩了!” →责怪孩子的同时,也传递了你的不愉快。 ●“爸爸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尹夏也不收拾自己的玩具,爸爸真的好辛苦啊!” →这种方法既不需要责怪孩子,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人称传达法可以用来预防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反而很有效。它可以高效地传达父母的想法,虽然孩子听了还是会有一点压力,但却有种自己也被考虑到的感觉。孩子们也会因此开始听大人们的话并产生共鸣。总之,**人称传达法不但不会引起听话人的反感和辩驳,还可以表达出说话者的感*,从而使对方关注自己的需求。 引导孩子深度思考的“主题对话法” 如果想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不能只聊一些*常话题,试着定一个主题再进行交流吧,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学会深入思考。如果只是谈论成绩或者问些孩子朋友的个人问题,孩子很快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并且讨厌聊天。例如,和孩子聊天的好素材有快餐食品、电脑游戏、手机、补习班等孩子觉得重要的事物,也可以选择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重要话题。爸爸在这些素材中选定一个对孩子提问,这样孩子就会针对爸爸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思考问题时会*有深度且富有逻辑性。 | 将报纸、传单、电视内容作为对话素材| 可以利用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东西,引导和孩子的对话。利用报纸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报纸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是很好的学习资料。首先,剪贴收集对孩子有用的资料,然后让孩子大声朗读,这也同时能够对他声音的大小、语速、发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且,还可以让孩子简要地概括所读内容,或者问问孩子有什么感*和想法,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利用和报纸一起配送来的传单与孩子聊天。看着炸*传单中的照片,问:“这照片上的炸*看起来好不好吃?”如果他说看起来不好吃,就让孩子说说具体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这*看起来太瘦,如果肥一点会*好吃吧”,就说明这次的传单学习成功了。 电视也是很好的媒介。看电视的时候,针对登场人物,试着和孩子聊一聊。“那个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或者“为什么大家讨厌那个人呢?”通过这些提问,让孩子说出已知的情况或者人物本身,这样就能很自然地让孩子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表达能力。这种有问有答的练习逐渐成为习惯之后,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会*有逻辑性。 懂得再多的育儿道理,也不如安安心心地陪孩子聊会儿天来得实在! 一个懂得与孩子聊天的爸爸,不仅能够改变孩子无理取闹、沉迷游戏等**习惯,还能激发孩子的自我潜能,提升自信力、创造力、学习力、表达力等。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未来,那么就应该熟悉能够培养孩子的潜在能力的“沟通法”。 ◎ 改变孩子**习惯的“**人称表达法” 在使用该传达法时,*重要的是能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爸爸可以说:“因为你不打扫卫生,所以爸爸心情不好。”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改正问题行为,而且可以强化孩子做出积极肯定行为的意识。 ◎ 引导孩子深度思考的“主题对话法” 如果想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不能只聊一些*常话题,试着定一个主题再进行交流吧。如果爸爸太忙以致对话时间不足,也可以让做饭或者吃饭的时间成为有主题对话的机会。简单来说,爸爸是厨师,孩子来当美食节目的主持人。 ◎ 提升孩子专注力的“五步对话法” 原来,传播学中的“5W”理论也适用于亲子对话,聪明的爸爸们只需要稍加改变,把“意义”改为“称赞和鼓励”,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不断提升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