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4.30
折扣购买: 踏遍青山矿业新(裴荣富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ISBN: 9787504667199
从山东到河北 裴荣富祖籍是山东省西部聊城东昌府于集镇裴家 寨,但他生长于河北省临榆县(现秦皇岛市),这不 同省份的两个地方构成了裴荣富家庭的生活轨迹。 聊城东昌府于集镇裴家寨是一个穷僻之地,人口 不多,但住户中以裴姓居多,村名也因此而来。生活 在此地的人们大多是地道的农民,以农作耕田为生, 从事其他营生者甚少,裴荣富的家庭也不例外,裴荣 富的祖辈和父辈都以农耕为生。但靠着祖父裴连众和 父亲裴广济的克勤克俭、辛苦劳作,也积攒了一些家 业。那时的裴家虽不富裕,但有地有屋,算是衣食无 忧。裴荣富的父母结婚后,相继生下了两个男孩,这 两个男孩就是裴荣富的大哥裴永才和二哥裴永华。 但是,家中人口的逐渐增加,加之年景不佳,让 裴家人的生活每况愈下,为了生存,父亲裴广济不得 不变卖自家耕地,养活全家。但变卖家产度日终究不 是长久之计,几年后,裴广济不得不另谋出路。离开 家乡投奔河北省临榆县秦皇岛镇做生意的岳父,成为 裴广济当时的无奈选择。裴广济手巧,精通泥水匠的 手艺,原本打算在市区中谋生,或者跟着岳父做点小 生意。幸运的是,岳父在秦皇岛做商贸,并担任商会 会长,人脉广泛。刚好熟稔开滦矿务局的人,于是裴 广济没有带着全家继续北上,被介绍到开滦矿务局工 作,谋得了一个仓库管理员的小职位。当时的开滦煤 矿在秦皇岛出口煤炭时使用的工具,包括麻绳、竹筐 等,裴广济就负责这些工具的质量监督和使用。 开滦矿务局是清末洋务运动中,北洋通商事务大 臣李鸿章兴办的重要实业项目之一,原名开平矿务局 ,初始的体制为官督商办。1901年转由英国商人经营 ,1912年6月,英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与“北洋 滦州官矿有抄公司”签订“联合”经营合同,联合设 立中外合办的“开滦矿务总局”,总部设在天津,两 矿作为有限公司独立存在。裴广济在开滦矿务局工作 时正是英方管理的时期。 从山东到河北,裴广济夫妻二人不敢有任何懈怠 ,为了让两个儿子有更好的生活,夫妻二人工作勤恳 、勤俭持家。裴广济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升为小工头 ,工作逐渐轻松,并且收入相对其他普通工人丰厚。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裴家生活日渐好转,夫妇二人用 积攒下的资产购置了三间房屋,这也算是彻底地在临 榆县安定了下来。当时,裴家一家住在临榆县东大街 的两个院子里(现今已找不到具体地址),裴广济每 月有30块大洋的收入,开滦矿务局还会定期发放燃煤 和一些劳保用品,因此除去生活开销,裴家渐渐地有 了一些积累。 1924年8月24日,也就是当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八 ,继大儿裴永才和二儿裴永华之后,裴家迎来了第三 个孩子,裴荣富出生了。在裴家的家谱中有“协、连 、广、永、崇、希、绍、传、恒、振、兴”的规定, 到了裴荣富这一辈应该是永字辈,因此裴荣富的哥哥 们的名字中都有这个字,其实裴荣富原来叫裴永富, 但是参加工作后习惯用“荣”,因此就改成了现在的 名字。按照民间的说法,裴荣富出生当天是小龙出世 。如此吉利祥和的日子,再加上生活逐渐富足,裴广 济夫妇认为这个孩子的出生是个好兆头。因此,裴荣 富出生后,父母异常欢喜,对他呵护有加,直到五六 岁的时候还在吃母亲的奶水。裴荣富也曾回忆,他是 父母最为宠爱的孩子,特别是因为在他大哥二哥之后 ,母亲又生过几个孩子,但是都由于生活困苦、抚养 不周而天亡了,所以母亲视裴荣富为掌上明珠。 裴广济本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从小接触 的都是本分、劳苦的农民。进入开滦矿务局工作后, 他会经常接触到一些光鲜亮丽的外国专家和商人。于 是,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看到体面的知识分子 使他认识到“学问”的重要性。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教 育方式,从之前教育子女勤劳肯干到教育子女好好念 书做学问。为了让孩子们像专家和商人一样,靠自己 的“学问”创家立业,光宗耀祖,裴广济不再让裴荣 富的大哥二哥在家扫院挑水干活了,而是花费大量的 金钱送他们去私塾或公立学堂读书。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