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十层人间
ISBN: 9787559479587
侯园 生在累累乌金的山西大地,18岁之前没有走出过大山,直到踏上参军入伍的火车,才看见这世间的沟壑与斑斓。 虽然没能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但也勉强赶上了时代的快车,足以养家糊口; 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名校毕业证书,但也在5年的军旅特战生涯中收获了满墙荣誉; 虽然时常被困在这人间的风起云涌中,但也步履不停地赴汤蹈火,努力尝试着反转人生。 毕竟,这沟壑如人间,这斑斓亦如人间。
爸爸没了爸爸 爸爸明显老了,当秋名山车神开始拐弯减速,霹雳电娃修灯泡知道拉闸,只专注于目的地而不是沿途风景的时候,他就真的老了。 终于步入了养老的年龄,却没有养老的资本。后来他也没提起过关于养老的事情,只是低头赚钱,他今年五十二岁了,自己还年轻还能干。 我才二十七岁,却感觉自己已经老了。 后来木材老板赔了,欠了一屁股债,虽然欠了几千块钱没给,但是爸爸说老板不容易就没要。 至于挣的钱,还了债也没了,凑巧我刚回家准备结婚,妈妈对爸爸说,孩子该结婚了,怎么得有个房子吧。 县城的毛坯房七十万,他没说话给自己保温杯倒上水,走出院子给煤矿打电话,问煤矿今天晚上发煤吗。 也不知道他晚上会不会蒙在被子里面哭,来发泄自己的无奈和委屈,但是在我的印象里,他这辈子只哭过两次。 第一次是出生的时候,这是我猜的。我知道他肯定会哭,要不然奶奶早把他扔了。第二次哭是奶奶去世的时候。 他说他没妈妈了,跟小孩子似的一声一声地扒着棺材板叫妈。 我转头看看旁边的我妈,幸好,我还有妈。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先叫一声妈,我想着我还可以叫几十年妈,我就开心。 如果爸爸什么时候下意识地想叫一声,到了嘴边又想起妈妈不在了,会不会难过。 奶奶是在我当兵前一个月走的,爷爷是在我退伍前一个月走的。不知道是不是受他俩的影响,我每次回忆起当兵的时光,总是感觉很难过。 爷爷走的时候,单位正在野外组织伞降训练,而我作为伞降教员没有休假的权利。虽然晚上偷偷在被窝里面掉眼泪,但还是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 爷爷葬礼前一天晚上,爸爸打来视频,让我看爷爷葬礼的布置,对我说:“你好好训练,爷爷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葬礼绝对能让你爷爷高兴。” 然后他把手机镜头翻转过来,让我看现场的布置:“看见花圈没有,从这头到那头满满的,一点空地都没有。” “你爷爷这辈子也不容易,人都走了,好好送送。” 他额头前面头发一撮一撮地耷拉到眼睛前面,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显得老了十几岁。 我俩拿着手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听到院子里面很多人在哭,他回头看了看灵棚里爷爷的棺材,然后回头跟我说:“你爷爷走也走了,你就别看了,明天忙,就不给你打电话了。” “就不说了,我给你爷爷穿衣服去。” 他说得非常平淡,虽然没有哭声,可是我听见了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不知道他给爷爷穿衣服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自己很久以前,和他的爸爸一起成长的日子。 在我小时候,总是缠着爷爷给我讲爸爸的小时候,爷爷每次都是先哈哈大笑,然后抽一口旱烟,说你爸小时候可捣蛋了。 为了让自己讲得形象生动,他还专门去楼上找爸爸小时候玩过的小锅——只有手掌大的一个锅。爷爷说爸爸小时候用那个锅做饭,一直留到现在,找了两天没找到,爷爷显得有点落寞。 好像我们都是这样,虽然很多美好的东西会深深刻在脑海之中,但是总会寻求一些物件来纪念它,等到老了之后用来怀念。 就像断了皮筋的弹弓,磨不了菜刀的磨刀石,老照片……虽然如今早已破烂不堪,但是每个东西背后都是我们曾经最美好,最值得怀念的岁月。 如果有一天他们丢了,那曾经的美好,也会一起丢的。 虽然东西并不值几个钱,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后来买了房子,我结了婚,爸爸说他也了结了一桩心事,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养老钱也没攒够,还差了一点钱。 现在的他还在开大车,什么都拉,每天干干净净地出去,邋里邋遢地回来。 有活就遍地跑大车,没活就照顾他那三亩玉米地,下雨天帮妈妈干家务,凌晨三点电话响了穿衣服就走,每天饭都没时间吃,胃病得了几十年还说自己只是上火。 好像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只顾着往前走,从来不管前方有多远路程。 2021年过年的时候,我在网上订了一个奖杯,虽然跟他的付出没有可比性,但是我还是想通过这个奖杯,感谢他这些年的付出。虽然他嘴上说整这玩意儿干啥,手却不由自主地接了过去,跟我妈一顿显摆,我看着我妈的表情,很明显是吃醋了。 虽然没有聚光灯和掌声,但是并不影响父亲的伟大。 和他不一样,我这辈子有很远大的理想,想轰轰烈烈,想光宗耀祖,可是他这么多年以来的理想,只是想让我们吃饱穿暖。 现在的我们总是抨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总感觉人来世间一趟,平凡就是对不起老天赐予的生命。 我们不妨想想,那些在战场上付出生命的革命先辈,他们或许八岁或许八十岁,但是当他们把锄头和镰刀举过头顶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后辈不打他们的仗”。 现在我们的父辈拼尽此生,只是为了“让后辈不吃他们的苦”。 所以,什么是伟大? 平凡才最伟大。 他没有优越的背景,雄厚的资金,将我送去耀眼的人生殿堂,但是他用最朴实的行动,粗糙的双手,将我托过了他的肩膀。 我没穿过阿迪耐克,没有坐过奔驰宝马,但他还是拼尽全力,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在我们肆意挥洒青春的时候,请别忘记,他也曾是少年。 这,就是我们的爸爸。 ★从自媒体之外的视角看真实的农村生活 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几乎是农村生活积极阳光的一面,然后现实情况是,依然有很多人还在为温饱而担忧。截至2022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只有2万元,农村看病、养老、赡养依然是很大的问题。本书可谓现实版的《活着》、长文版的《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带我们从媒体之外的视角看真实的农村现状。 ★一个退伍特战老兵的成长自述 本书作者出生在一个不足十户人家的贫困村,从小便开始和身边人一同与命运交手、与苦难抗争:他的爸爸开大车翻沟里三次,得亏命大才能活着;他的妈妈突患重病不想花钱医治,差点喝农药了断自己;他的“扶弟魔”姐姐将“一切为了弟弟,为了弟弟的一切”奉为一生使命,即使自己受苦也不愿弟弟难过;他的农民工兄弟被工头拖欠三千块,为了要回这笔“续命钱”,不惜以死相逼;这一个村子的村民们拖家带口不敢外出打工,每月收入不足1000块的村民们;他自己也通过应征入伍改写命运,差点牺牲在战场,退伍后在县城创业,也遇到过很多扛着黑暗穿行在楼宇间,为生存、为责任,也为搏一个遥远的未来而颠沛流离的城市边缘人……所以作者笔下的这些人和事,都是真实的,也是有温度的。 ★送给正在与命运扳手腕而疲惫不堪的普通人 我们总是想要太多,走得太快,总在感慨自己在为什么而活,其实活着的意义本来就是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如果你觉得现在很累,可以看看他们的故事,天底下比我们过得不好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是努力生活的“最伟大的标杆”。愿这本书给你感恩现在并负重前行的力量,与生活温柔和解,与苦难握手言和。 ★用最接地气的话讲最戳心的观点 作者的文风独特,曾被粉丝称为“房琪”与“张同学”的结合,他擅长先用幽默的语言讲故事,然后神转折后,再用感人的文字输出戳心的观点。全书金句频出,看后会觉得通透、豁达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