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20.90
折扣价: 14.83
折扣购买: 意林热词时文(时政社会卷Ⅱ)
ISBN: 9787515804965
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 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 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 辑工作有一项“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 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的书 报杂志,却是错别字连篇,这自然源于作者的失 责,但编辑亦不能辞其咎。一个尽职的编辑,应 当是语林中的啄木鸟, “啄”掉书稿中的错谬。 金文明是这方面的高手,作为《咬文嚼字》编 委,他很关注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的差错, 《语 林啄木》就是他近年这方面文章的结集。 该书涉及多种书报杂志上的差错,内分辨字 析形、辨音正读、引书指谬、文史杂考等方面。 从其列举的差错事例来看,显示了不少以文字为 业、为生的人,缺少对文字应有的敬畏。 首先是不认真。拿引书来说,“人生七十古 来稀”写成“人活七十古来稀”,“海上生明 月”写成“海上升明月”,告子说的“食、色, 性也”,变成了孔子的话,等等。这主要是由于 凭记忆和印象,写时缺乏必要的核查。金文明也 曾指出我这方面的问题,将“春色满园关不住” 写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临清流而赋诗”写 成“临溪流而赋诗”。我表示了感谢,深感写作 一定不能有那种草率马虎的坏作风。 其次是想当然。比如,将“寥寥数语”写成 “聊聊数语”。“寥”“聊”虽然同音,但意思 不同,而且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形容 说话不多,只能用形容词“寥”,不能用动词 “聊”。又比如,应称当过兵的人为“行伍出 身”,而有的却写成“行武出身”。这是不了 解“行”与“伍”是古代军事编制,后人将“行 伍”用来指军队。“武”虽与军事有关,但不同 于军事编制,与“行”搭配组成“行武”,为行 使武力之意,成了动词,后面跟上“出身”,就 讲不通了。产生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望文生 义、不求甚解的结果。 最后是欠学养。尽管有些错别字是过于随意 造成的,而一些文史错误则暴露了作者的浅陋。 韩愈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被唐宪宗贬往潮阳,有文 章却写为唐懿宗。古代启蒙读物《朱子家训》的 作者是晚明朱柏庐,写成宋代的朱熹,就将二位 “朱子”混为一谈了。这些错误文史知识的形成, 往往是由于以讹传讹,缺少深入的学习探讨。 金文明先生之所以能敏锐地发现这些问题, 是由于他既有深厚的语文学养,又对文字怀有敬 畏之心。他家中放置多种语文工具书和文史古 籍,遇到疑难不论花多少时间,都要把它弄清楚 而后己。1992年春节,我到巴老家中拜年,巴老 正在阅读《巴金全集》的校样,见到他的书桌 上,放着一面放大镜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巴老的弟弟李济生先生介绍说,巴老遇到一些把 握不定的字、词,就要翻翻这部词典,以防用 错。一代文学大师的这种字斟句酌的认真精神深 深感动了我们。金文明很好地继承了这种精神。 这种认真精神源于对读者的负责,也源于对 文字的敬畏。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 文字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鲁迅的《汉文 学史纲》,第一篇讲的就是“自文字而文章”。 文字传承着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具有神圣性,我 国古来就有“敬惜字纸”的习俗。规范运用文 字,是发挥文字传承作用的基础。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一个有深远意义的措施,就是推行了“书 同文”。它表明,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重视 语言文字规范的悠久传统。我们应当发扬这一传 统,克服语言文字使用上的各种混乱情况,像早 年《人民日报》社论所指出的,“正确使用祖国 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为此,要多一点对文字的敬畏,特别是“吃 文字饭”的人,要像金文明那样,在使用文字 时,多一点认真,少一点草率:多一点推敲,少 一点随意;多一点学养,少一点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