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1.80
折扣购买: 无与伦比的觉醒
ISBN: 9787305256400
夏榆,作家,现居长春。2002—2012年供职《南方周末》驻京新闻中心,任资深文化记者。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我的神明长眠不醒》《黑暗纪》;随笔集《黑暗的声音》《白天遇见黑暗》;访谈集《在时代的痛点,沉默》《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帕慕克:我喜欢排山倒海的忧伤 1 暴力对诗意是一种撕裂,就像一块丝绸被刀锋划破。 有人在争吵,男人狂暴地吼叫,女人撕心裂肺地哭嚎。日头像一枚银币悬在天空,阳光苍白,映照长街,地面投下建筑物的暗影。一条倾斜而上的狭长空巷,两边是旧楼房,路边随处可见废弃的水泥沙土和文物。听到吵闹声,我的心脏骤紧,脚步迟疑。有人从空巷的尽头奔跑而来,神情慌张,显然是出了什么事。 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你总会有种不安感,因为异域的陌生,也因为这里的人看上去性情暴烈。那些眼神阴郁、浓须掩面的男人,那些蒙着面罩、穿着黑袍的妇女,都高深莫测。 在到达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天,我看到聚集在街头的抗议人群,那些焚烧着橡胶轮胎、追打路人的示威者带给我不祥之感。这个空巷发生了什么?我虽有些惊慌,可还是没能克制住好奇心,走到空巷尽头察看。一个土耳其壮汉挥舞着厨刀追砍一个妇女,几个男人从背后抱着阻止他,因恐惧而发抖的女人难以脱身,只有拼命喊叫。 看到街头这一幕,我更深地理解了奥尔罕?帕慕克。空巷的另一头就是刷成粉红色楼体的纯真博物馆——帕慕克的私人博物馆。临行前,帕慕克在电子邮件里吩咐我们,到伊斯坦布尔先去纯真博物馆看看。 这是一幢临街的三层楼房,从建筑形态看,更像一幢普通居民楼,然而走进博物馆看见的是一个现代风格的展示空间,这是虚构之物在现实中的具象呈现,它的创意来自帕慕克的同名长篇小说。富家少爷凯末尔爱上了18岁的清纯美少女芙颂,两人的爱情来而复去,凯末尔想找回爱人的心,此后追寻八年未果。凯末尔爱芙颂,也爱芙颂爱过甚至触碰过的一切。痴情、忧伤的男人收集着心上人的所有物品。 博物馆与小说形成互文,帕慕克在小说里写到的物品在这个空间都能找到。据说有4213个烟蒂,每个都是芙颂吸过的,这些烟蒂像昆虫标本一样排列在一个框架中,而小说里出现的情节则以装置艺术的形态陈列在一层的玻璃橱窗里。 一阶一阶地沿楼梯走上去,会看到83个展柜,对应着小说中的83个章节,它们共同组成了凯末尔对芙颂的思念。衣裙、头饰、手套、盐瓶、顶针、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胸针……放置在不同位置的黑白影像和纷繁物品一起叙述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叙述着这些物品的沧桑史。在纯真博物馆,只要戴上耳麦,就可以听到帕慕克解说这些影像和物品的声音。这是一个“虚构的真实世界”——由真实的细节呈现一个虚构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