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50.40
折扣购买: 寻迹狮城(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
ISBN: 9787520167970
1819年1月28日,一艘名为“印第安纳 号”(Indiana )的船在船长詹姆斯·帕尔 (JamesPearl) 的领导下, 与“企业 号”(Enterprise) 一起在圣约翰岛(St John’s Island) 抛锚。船上载着的大多数是英国人。他们的 首要任务是确认位于北方几公里处的大岛上是否有荷兰 人。答案是否定的。第二天,一队人马登上那座较大的 岛屿,登陆地点在内陆河流和温暖海洋交汇的地方。印 度洋和南中国海通过这条狭窄的海峡彼此相连。这队人 马当中有一个人是苏门答腊岛西岸明古连(Bencoolen )的代理总督,名字叫斯坦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他非常看好脚下这个泥泞岛屿的潜力。而 后世将莱佛士登上这座泥泞岛屿作为现代新加坡的源起 。 两个世纪后,我来到新加坡的方式更加平淡无奇。 我从米兰乘坐一架新加坡航空的红眼航班,从码头上一 大片停船的上方降落到这座岛上,当时离黎明还有一个 多小时。想到自己即将在这座现代世界的模范都市国家 生活,我感到很高兴。当时我正在为自己的上一本书做 出版前的收尾工作,这本书讲的是意大利城邦热那亚, 热那亚算得上新加坡在中世纪的先驱样本了。我在书中 追溯了热那亚的诞生、爆炸式的发展,以及作为威尼斯 的强劲对手,漫长的衰落过程。我描写了热那亚错综复 杂的街道和小巷(vicoli)里的众生相,那些变性娼妓 、种植罗勒的农民、斯里兰卡来的板球运动员、巧克力 制造商,等等。新加坡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里没有 中世纪的街道,甚至难以探寻两个世纪前莱佛士登陆之 前的岛上历史。查尔斯·狄更斯曾形容热那亚,说它闻 起来像一块用热毯子包起来的旧奶酪。而新加坡则是一 个会禁止口香糖的地方。 尽管如此,我仍认为它们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热 那亚在发现自身的处境毫无希望又异常脆弱时,不得不 背水一战。热那亚人凭借艰苦的劳动、精明的策略、不 屈不挠的精神和中世纪飞速发展的全球贸易网络,实现 了自己的繁荣。热那亚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被寸草不 生的岩石、干旱和咸海包围,但它突破重围,成为中世 纪经济开启的重要一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纽带,以及 新世界秩序建立的一块基石。同样,现代新加坡被马来 西亚联邦于1965年一脚踢开后,被迫闯入这个不欢迎它 的世界。新加坡人也一样凭借艰苦的劳动、精明的策略 、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全球化世界飞速发展的贸易网络, 实现了自己的繁荣。 但热那亚的例子也隐含了警告的意味。热那亚很小 、很敏捷、很有活力,热那亚人工作努力,积极转换商 业模式以顺应快速变化的世界。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荣 耀后,它终究开始失去其地位,并不可避免地进入长达 几世纪的缓慢衰落期。新加坡也一样,很小、很敏捷、 很有活力。令人钦佩的新加坡政府努力转换商业模式以 顺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新加坡独立以来的半个世纪,取 得了非凡的成就,不再是那个贫穷泥泞的小岛,也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