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9.70
折扣购买: 走近毛泽东
ISBN: 9787010164120
余玮,曾用名新伟、愚公、太阳仔。祖籍湖北赤壁,毕业于湖北理工学院与湖北大学。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在新华通讯社、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华儿女杂志社等单位工作,系湖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中华书画报总编辑、中国赤壁文学院院长、中国向阳湖书画院名誉院长。出版有《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私家相册里的红色传奇》、《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高端访问》、《中国诺贝尔》、《出入中南海的高屡智囊》、《红墙见证》等60余部著作,并有作品选为中学语文课文。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及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图书。有的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系2011年度人民网“十大博客”博主。
红色砖墙、红色窗棂,眼前这幢坐北向南的北洋 风格建筑有着明显的外部特征,附近的居民都知晓她 更承载着红色的历史烟云。 沙滩红楼,老北大的代名词、新文化运动的策源 地。红楼外的五四大街上车来人往,这百年老楼像一 位诉述着古老故事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喧闹繁华的街 边。 北大红楼是一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凹字形的 建筑。民主、科学的旗帜曾在这里被高高擎起,就自 这红楼里曾先后走出了李大钊、陈独秀与毛泽东这三 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自这里走出了像蔡元 培、胡适、鲁迅等一位位近代中国响当当的文化人物 。 真理从这里启程!北大红楼是科学文化的摇篮,更 是革命的摇篮,这里不但曾聚集有中国一流学者或专 家,也培养出了无数革命志士。 拜谒红楼的时候,看到不少青年学生涌入红楼, 从他们聚精会神观看图说、聆听讲解的肢体语言中, 让人看到了五四精神正在得到传承,这种精神宛若长 了翅膀,又走出了红楼。 诚然,“五四”精神并没有过时,当代青年投身 基层建功立业即为五四精神的新延续…… (一)各路新文化英豪齐聚红楼 北大红楼旧址现在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一 楼是对外开放的展览馆,其一间书库旧址被布置成蔡 元培的办公展室,里面有书架、写字台和旧式台灯。 据考证,蔡元培的校长办公室应该是二层的某个房间 。有记载称,蔡元培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用品,还陈 列着他当年搞暗杀时的手枪和炸弹。 京师大学堂系北京大学前身,创办于1898年7月, 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 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 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严复出任首任校长。 1917年1月9日是个飘雪天,北京大学的新校舍红 楼正在施工。不远处的沙滩后街的马神庙公主府,一 个戴眼镜留着小胡子的清瘦浙江人,正在进行校长就 职演说。他就是该校第五任校长蔡元培。 就职演说中,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 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蔡元培指 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 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 ,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以后蔡元培每 年在学生开学的时候都要将此重申一遍。 台下的学生顾颉刚在五天前第一次见到这位新来 的校长,他曾回忆:“他到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 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 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 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让校工和学生们 大为惊讶。” 蔡元培就职不久,提出了“兼容并包 ”的思想,开创了教授治校的管理方式,造就了北京 大学的一代辉煌。北大红楼厢房的展览馆中陈列着一 张中国文学系教授会的启事,红色竖版信笺,毛笔写 成,记录着某个下午北大文科15名教授选举教授会主 任的通知。那时候,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主持下通过 了各学科教授会组织法,由教授组织评议会,将学校 财政、人事等大权交给教授。而这种组织形式,在之 前一直不被民国 所允许。管理体制的改革,体 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目的是把推 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 管理学校。 1916年,时任北大校长胡仁源、预科学长徐崇钦 与比国仪品公司订立借款合同,借款20万元,在汉花 园(现沙滩)学生宿舍东侧修建预科学生寄宿舍。1918 年9月落成后改作北大校部、图书馆和文科用房,被称 为第一院。因楼房的主体建筑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 。这年9月30日,文科教务处及文科事务室搬入红楼, 随后北大校部各机构:校长、各科学长、庶务主任、 校医陆续迁往红楼办公。10月2日,北大文科开始在红 楼上课。从10月12日起,图书馆开始迁往红楼,10月 22日图书馆主任发出公告:“本馆办公室一概迁至新 大楼第一层,各阅览室亦皆布置完竣,自今日起即在 新舍照常办公。”图书馆的搬迁工作结束,意味着红 楼已经完全投入使用。 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 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他在北大给 教授们搭建了一个自由且自治的平台,陈独秀、胡适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各路新 文化英豪,才从四面八方向红楼集合,继而拉开了一 场反对两千年中国封建文化的启蒙运动。 红楼一层西侧是第二阅览室,迎门而立的是一张 斑驳的旧式办公桌,桌上笔架、砚台一字摆开。桌边 的报架上陈列着《大公报》、《民国日报》、《国民 公报》、《华文日报》、《导报》(英文)、《支那新 报》(日文)等许多当年的报纸。温和而安静的阳光从 红木窗格中投射进来,让人仿佛依稀回到那个年代: 阅览室内有踱步思考的教授或讲师,条凳上随处可见 认真阅读、各抒己见的青年学生——阅览室入口处的 小办公桌前,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人认真而忙碌 地办理着借阅手续,闲暇时则如饥似渴地阅读报刊书 籍。他就是当年来“北漂”的毛泽东,时任第二阅览 室助理员。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