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精)/季羡林人生清话系列

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精)/季羡林人生清话系列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轻工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存信仰而安宁(季羡林奔突求学)(精)/季羡林人生清话系列
ISBN: 9787518414666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开始认字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学着认字,大概也 总在四岁到六岁之间。我的老师是马景功先生。现在 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有什么类似私塾之类的场所,也 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我 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 条子也没有见过。反正我总是认了几个字,否则哪里 来的老师呢?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怀疑的。 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记得*清 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我前几年回家,才知道他 的大名,他现在还活着,一字不识;另一个叫哑巴小 (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姓 甚名谁。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洑水,打枣,捉知 了,摸虾,不见不散,**也不间断。后来听说哑巴 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 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 。有一次他被捉住,是十冬腊月,赤身露体,浇上凉 水,被捆起来,倒挂**,仍然能活着。据说他从来 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这是绿林英 雄的义气。后来终于被捉杀掉。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 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 颇有骄傲之意。 进入一师附小 学校全名应该是山东省立**师范附属小学。 我于1917年阴历年时分从老家山东清平(现划归 临清市)到了济南,投靠叔父。大概就在这一年,念 了几个月的私塾,地点在曹家巷。第二年,就上了一 师附小。地点在南城门内升官街西头。所谓“升官街 ”,与升官发财毫无关系。“官”是“棺”的同音字 ,这一条街上棺材铺林立。大家忌讳这个“棺”字, 所以改谓升官街,礼也。 附小好像是没有校长,由一师校长兼任。当时的 一师校长是王士栋,字祝晨,绰号“王大牛”。他是 山东教育界的**人物。民国一创建,他就是活跃的 积极分子,担任过教育界的什么高官,同鞠思敏先生 等同为山东教育界的元老,在学界享有盛誉。当时, 一师和一中并称,都是山东省立重要的学校,因此, 一师校长也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学 生眼中,校长宛如在九天之上,可望而不可即,可是 命运真正会捉弄人,在十六年以后的1934年,我在清 华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来教书,王祝晨老 师也在这里教历史,我们成了平起平坐的同事。在王 老师方面,在一师附小时,他根本不会知道我这样一 个小学生,他对此事,决不会有什么感触。而在我呢 ,情况却迥然不同,一方面我对他执弟子礼甚恭,一 方面又是同事,心里直乐。 我大概在一师附小只待了一年多,不到两年,因 为在我的记忆中换过一次教室,足见我在那里升过一 次级。至于教学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则一概记不起 来了。**的残留在记忆中的一件小事,就是认识了 一个“盔”字,也并不是在国文课堂上,而是在手工 课堂上。老师教我们用纸折叠东西,其中有一个头盔 ,知道我们不会写这个字,所以用粉笔写在黑板上。 这事情发生在一间大而长的教室中,室中光线不好, 有点黯淡,学生人数不少。教员写完了这个字以后, 回头看学生,戴着近视眼镜的脸上,有一丝笑容。 我在记忆里深挖,再深挖,实在挖不出多少东西 来。学校的整个建筑,一团模糊。教室的情况,如云 似雾。教师的名字,一个也记不住。学习的情况,如 海上三山,糊里糊涂。总之是一点具体的影像也没有 。我只记得,李长之是我的同班。因为他后来成了名 人,所以才记得清楚,当时对他的印象也是模糊不清 的。*奇怪的是,我记得了一个叫卞蕴珩的同学。他 大概是长得**漂亮,行为也极潇洒。对于一个七八 岁的孩子来说,男女外表的美丑,他们是不关心的。 可不知为什么,我竟记住了卞蕴珩,只是这个名字我 就觉得美妙无比。此人后来再没有见过。对我来说, 他成为一条神龙。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