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解析欧洲顶级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解析欧洲顶级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作者: 安东尼·波顿//乔纳森·戴维斯|译者:李成军//周琼琼
出版社: 上海财大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安东尼·波顿教你选股(解析欧洲顶级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ISBN: 97875642146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要发行特殊情形基金,这一名称有哪些 意义呢?理查德·廷伯莱 克一开始就想让我组建一只主要关注资本成长的基金 ,以与更加注重防御的成 长和收益信托基金互补。因为我在施莱辛格投资管理 公司帮助管理过的一只基 金就是施莱辛格特殊情形信托基金(Schlesinger Special Situations Trust),而这 只基金也是我最喜欢管理的,我自然建议理查德应该 发行这样的基金。他同意 了,因此该基金诞生了。如果你告诉我该基金资产有 一天会发展到超过60亿英 镑,并成为接下来26年内表现最好的单位信托基金时 ,我也会感到吃惊。我们 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看看到底会做到什么程 度。 在发行基金时,单位信托的招募说明书中的第一 个定义就是什么构成了“特 殊情形”。多年来我对自己投资方法的描述进行了更 新和纠正,但是基本的概 念——以积极和反向投资的方式寻找资本成长的机遇 ——和开始时一样,没有 任何改变。在富达特殊价值公司(Fidelity Special Vakles Plc)——我在富达管理 的另外一只投资信托基金,只是发行晚了几年——招 募说明书中对投资方法的 描述为:“经理认为‘特殊情形’公司的价值与其净 资产、股息收益或未来每股收 益相比具有吸引力,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因素将 会对其股票价格产生积极 的影响”。符合“特殊情形”定义的公司的类型如下 : ·拥有复苏潜力的公司。 ·有强劲增长潜力的公司。 ·资产价值没有被普遍认可的公司。 ·产品有特定的细分市场且有良好的收益潜力的 公司。 ·可能成为并购对象的公司。 ·管理层正在重组和/或更换的公司。 ·经纪公司没有普遍研究的公司。 我们说,基金经理“可能关注那些投资者不追捧 的或与一般公认的估值指标 相比被低估,且他相信投资者对其的情绪在中期会改 善的公司”。这使得我们关 注那些市场领导者之外的公司的股票。我们使用“从 下到上”的选股方法,主要 依据与公司相关的特定标准而不是一般的宏观经济因 素选择投资对象。意识到 我们自己做研究的重要性,我们补充到:“就分析公 司的资金情况和相对估值而 言,经理拜访大量此类公司的管理层。其目的是形成 信息优势,以往的经验表 明,获得一手信息可以利用市场的无效和被低估公司 隐藏的内在价值获利。投 资一家公司后,基金经理将会密切跟踪,一般要与管 理层保持联系,以第一时间 明确其现状或前景的任何变化。” 以上已经非常简要地介绍了我的投资方法。重要 的是,构成特殊情形的定 义是非常宽泛的,这也意味着它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 。如果你的目标和我一样 是积极地追求资本成长,那么对你买入的股票的种类 进行太多的限制,并放弃潜 在的赚钱机会是毫无意义的。招募说明书的定义中另 外一个关键的词语 是“……不受投资者追捧或价值被低估”。我的投资 风格就是坚持价值投资。 两个最重要的投资风格——成长和价值——中, 为什么我选择价值。我认 为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经常喜欢阅读关于最伟大的投资者的人 物传记或他们的著作。我 认为,这些书里面的内容支持这样的观点,从长期来 看,价值比成长能够带来更 高的回报。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成长不会创造超过平 均水平的回报。只是从长 期来看,我们喜欢的价值投资创造超过平均水平的回 报的几率稍微大一些。 其次,一开始影响我的因素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单 位信托基金——M&G复 苏基金(M&G Recover.y Fund)。其管理风格符合价 值投资的方式,包括买入表 现非常糟糕的公司。我对其买人失宠的公司股票的政 策非常熟悉。 最后,我相信投资经理应该找到符合其个人的风 格和运营模式,并坚持这一 风格。出于某些原因,在与大众投资方向相反时我经 常会感到高兴,与大众投资 方向一致时一般我会感到不舒服。因此,投资企业的 很多压力激励着我做相反 的操作,从事与大众投资方向相反的交易。除非你对 这样的操作感到开心,这种 投资方法不可能对你有好处。有人曾经问我是否在生 活中也与其他人相反,但 是我认为不是这样。在我的个人生活中,一般会做我 喜欢的事,有时与时尚一 致,有时不一致。我发现,我的反向股票市场投资风 格在市场转折期尤其有用, 此时的一般倾向是经常做完全错误的操作。我相信, 经验取决于大量的投资实 践。正如马克·吐温(Mark Twain)所说,“历史从来 不会重复,只是有时看似相 同”。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个基金经理的座右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