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废墟曾经辉煌/海外华人名家散文
ISBN: 9787533955441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后就职于煤炭部某机关,任英文翻译。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现定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曾为美国和加拿大注册听力康复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代表作有《阵痛》《余震》《金山》《雁过藻溪》《邮购新娘》等。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
成都散记 衣·色 正值盛夏,所有属于这个季节的花草,都从每一个狭 小的空间里探挤出身子,于是,成都的街头就有了许多浓 郁的颜色。浓郁的颜色是这个季节的常态,每一个南方都 市里都有这样的花态树影。花草让我感受了季节的热烈, 可是花草并不足以让我这个远方来客惊讶。 让我惊讶的,是在浓郁的花影里穿行的女子。成都女 子衣着的颜色很多也很杂,淡蓝色、浅紫色、粉红色、丁 香色、淡绿色、藕荷色……几乎聚集了阳光催生之下所有 花朵的颜色。可是又不止这些。水乡雾气里长大的成都女 子,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文化浸润中,学会了把浓郁漂 洗成淡雅。淡雅的衣装在热烈的树影花丛中缓缓游走,花 和树突然都成了陪衬。其实年年报纸杂志上大谈特谈的国 际流行色,早已被成都女子淡化为日常。 这个季节时兴一种简洁的连衣裙,无袖,腰短短地提 在腹上。穿上了,露出两只莲藕似的臂膀,一段雪白的颈 子,两条母鹿一样的腿,人便瞬间颀长起来了。跟团的小 田穿了一件这样的衣裙,紫丁香般娉娉婷婷地走进车里, 一车便都是清晨乍醒的清凉。 便都说,这一街怎么都找不到一个胖子呢? 住·行 住在锦里客栈。 是民居。有些像北京的四合院。厚厚一扇木门推进去 ,三面是房,中间一眼天井。门、窗、家具都雕了花,连 纸糊的灯罩上也细细地描了花,是虫鸟。明知道是仿制的 ,见了却依旧抑制不住地欣喜。院落里有两副石头桌凳, 一副在门厅,一副在天井。门推起来吱呀有声,谁进谁出 都知道。夜归的客人依然沉浸在白日的情绪里,久久地围 坐在石桌旁不愿离去,笑语叹息清晰可辨,突然间就有了 旧日邻里相处的意境。虽然也明白这邻里相依的氛围是营 造出来的,却也是一种久违的亲切。 清晨是逛锦里的最佳时间。这时游客的脚印还没有把 青石板路踩脏,照相机的闪光也还没来得及舔上古墙,街 道依然还处在乍醒的懵懂之中。早起的人在大桶大桶地泼 水,用竹制的扫把哗哗地扫街——为清洁,也为阴凉。我 们蹚着积水走过,看每一块刻着文字的砖匾,仿佛都有了 一种隔着岁月的朦胧,手脚突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 一不小心就碰碎踩裂了一片久远的文化。 街角有家小吃店。店尚未开门营业,一面蓝色的小旗 ,却早已醒醒地探出窗口,旗上的绣字是:撒尿牛丸。莞 尔之后,意识到幽默也是巴蜀文化的一种。 离开锦里的那一夜,正值星巴克咖啡馆开张。在蚊虫 的嘤嗡声中坐在川式的庭院里喝着冰摩卡,便生出一种不 知身在何处的怅然。 食·艺 关于成都的吃,在来之前就听说了许多,当然是色味 之类的话题,所以基本是有备而来的。真正让我这个外乡 客惊讶的,并不在吃什么,而在怎么吃。 成都人把吃做成了艺术。凉菜放在白色的方碟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