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教育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无名的裘德/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ISBN: 9787539287515
方华文,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被文学翻译家一国际翻译家联盟推选为代表人物,并被国际译联誉为“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已发表著、译作品两千余万字,其中译著包括《草叶集》《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嘉莉妹妹》,等等。 柳鸣九,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53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赴中国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国、法国进行学术考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笔会中心会员。 柳鸣九先生一生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奋写作,可谓著译等身。200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被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200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曾著有《法国文学史》(三卷本)、《走进雨果》《法兰西风月谈》《山上山下》等;翻译作品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一部作品获“中国图书奖”。
第一部 在玛利格林 是啊,世间有多少男人为了女人而冲昏头脑,为 了她们而沦为奴仆。又有多少男人为她们命赴黄泉, 误入歧途,犯罪造孽……啊,男子汉呀,女人既然有 这样的手段,怎能说她们不是强者? ——《埃斯德拉斯》。 1 小学校长就要离开村庄了,大家都显得很难过。 克莱斯库姆的磨坊主把自家的那挂带有白色遮篷的小 车连同马儿一道借给他,好把他的东西运往二十英里 开外他将要奔赴的那座城市,这样的车辆为这位上道 的老师运送行李绰绰有余,因为学校里的家具有一部 分是校董们凑集的;除过那箱书之外,属于校长的行 李就只有一架竖式钢琴最笨重了,那是有一年他想学 乐器时在拍卖行买的。琴虽买来了,但由于热情衰退 ,他一直未掌握弹琴的技巧,于是这件东西在搬家时 就成了他永远摆不脱的负担。 牧师躲了出去,因为他不愿看到搬家的场面。他 打算等傍晚再回来,那时新教师已走马上任,并安顿 下来,一切都会重新恢复平静。 村里的铁匠、土地管理员以及校长本人聚集在客 厅,一筹莫展地站在钢琴前。校长说即便把钢琴装上 车,他抵达目的地克里斯特敏斯特时也不知道如何安 置,因为他初到那座城市,只能找个地方临时寄宿。 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先前满腹心事地帮着收拾行 李,此时和这几个汉子待在一起。当大人们愁得直摸 下巴时,他开口说了话,听到自己的声音脸蛋还微微 一红。他说: “老师,我姑婆有个宽敞的柴火房,也许可以把 琴先放在那里,等到你找地方安好家再说。”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铁匠说。 大家决定让人去找这孩子的姑婆——一位终身未 嫁的老村民,问她愿不愿代为保管钢琴,等费洛特孙 先生以后遣人来取。铁匠和管理员起身去看刚才提的 方案是否能行得通,客厅里只剩下了男孩和校长孤零 零地站在那儿。 “我要走了,裘德,心里难受吧?”校长和气地 问。 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并非那种可以自然而 然跟校长密切接触的正式学生,这位校长任职期间他 只能参加夜校学习。倘若必须以实情相告,那些正式 生这当儿正站得远远的,好似历史上的某些门徒①一 般,未显露出丝毫情愿帮忙的热情。 男孩难为情地翻开手中的一本书,那是费洛特孙 先生赠给他的临别礼品,承认说自己心里的确很难受 。 “我心中也不好过。”费洛特孙先生说。 “你为什么要走呢,老师?”男孩问。 “哦……说起来就话长了。我的心思你是不会理 解的,裘德,也许你大一点能够明白过来。” “我想我现在就能够理解,老师。” “好吧,我告诉了你,你可不能到处跟人乱讲。 你知道大学和大学学位是怎么回事吗?对一个希望在 教学方面有所作为的人而言,那可是必不可少的金字 招牌。我的计划或梦想,是读完大学,取得圣职任职 资格。前往克里斯特敏斯特居住,或者住在那座城市 的附近,就等于到了圣地。假如我的计划切实可行, 我觉得在那地方比到别处更有可能使美梦成真。” 铁匠和同伴双双返回。弗利小姐的柴房很干燥, 大可以利用;看来,她很情愿给钢琴以存身之地。于 是,他们把琴先放在学校,待傍晚人手多的时候再搬 走。校长最后巡视四周。 小裘德帮着把小物件往车上装。九点钟,费洛特 孙先生登车,坐到书箱及其他行李旁,跟朋友们辞行 。 “我不会忘记你的,裘德,”马车启动时,他盈 盈含笑地说,“记住,学乖点,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动 物和鸟儿,多读些书。如果到克里斯特敏斯特去,看 在老交情的分上,别忘了找我。” 马车辘辘地驶过草地,在牧师住宅那儿转过弯去 不见了。男孩回到了草地旁的水井跟前,因为他原先 跑去协助恩师装车时将水桶丢在了那儿。此刻他嘴唇 发抖,揭开井盖朝下放水桶时停了下来,将前额及胳 膊靠在辘轳架上,脸上凝结着一个过早地尝受生活辛 酸的那种小孩的深沉表情。他俯视的那眼井和村子一 样古老,从他所站的位置看去,形成一个长长的圆筒 ,在纵深一百英尺的末端是一汪闪闪发亮、微微颤动 的清水。在靠近井口的地方有一圈绿色的苔藓,再往 上则生长着鹿舌羊齿类野草。 他以喜欢遐想的孩子那种多愁善感的口气自言自 语,说校长不知多少次在这样的早晨来井边打水,而 以后校长却再也不会来了。“我曾看见他在打水打累 的时候像我现在这样往井里望,稍加歇息,然后把水 提回家去。可他是那样聪明,再也不愿厮守在这种死 气沉沉的小地方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