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1.50
折扣购买: 大秦帝国之赵姬传
ISBN: 9787520527033
王凤翔,1942年4月生,河北省昌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5年1月参军,在北京军区任团职干部。转业后先后任《秦皇岛日报》副总编、秦皇岛市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秦皇岛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著有报告文学《老兵与树》《穿过冬天的走廊》,大型话剧《开战之前》《不能抛弃她》,大型评剧《真情在人间》,著有长篇军事题材小说《血染雄关》、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赵飞燕:三十六宫秋夜长》《张之洞:坐对天池一长啸》,长篇纪实文学《天磨铁汉》等。
天上的浮云散去,西斜的秋阳露出。滏阳河波光粼粼,静静地流淌着。河岸两旁的柳枝随风摇曳,枝条上挂着的半绿半黄的叶子虽然没有春夏时那般鲜活,但是也给秋末的荒野和河流带来了生机。 姐妹俩走到河岸的一个缺口处,这里垒砌着一个个长条石阶,一直铺设到河床底部。赵姬让表妹站在岸上警视来往行人,自己去洗沐一下。 她撩起衣裙,一步步地走下台阶,在接近水面的台阶上停了下来。她蹲下身体,用双手捧起清冷冷的河水,撩到脸颊上,立即感到一阵冰冷,她赶紧边撩水,边磨搓,脸上和身上的寒意才似乎消除了些。随之,她拿出手帕擦拭一下脸上的水珠,站起身来准备上岸。这时,一阵猛烈的凉风吹过河面,河心荡起一层层涟漪,紧接着,伴随着唰啦啦的响声,一片片枯黄的落叶飘落在清清的水面上。顿时,赵姬心里涌出难以言表的惆怅和迷惘。 她转过身子,撩起裙带,沿着台阶走上岸来。她告诉表妹,快到下边用水洗洗脸上的汗渍,自己在岸上等候。 张煜微笑着点点头,快步沿阶走了下去。 赵姬边等表妹,边四处张望。这时,只见一位男子带着书童徜徉在垂柳掩映的河堤上。她想马上躲藏起来,但怎么也找不到隐身之处。她只有伏身低首,装成一副找东西的样子。 这位男子名叫吕不韦,二十九岁,祖籍阳翟,原本是韩国大商人,现为邯郸南大街珠宝巨商。他身边的那位书童名叫吕童,刚满十五岁,头一年冬天探家时,父亲吕伯把吕童交给了他,让他带到邯郸,供他朝夕使唤。 吕不韦早已发现了赵姬,只是见她到河面洗沐,故意藏到垂柳后边,待她洗完了脸,才携吕童走了过来。 他仔细打量眼前的丽人—— 只见她身着翠绿色交领宽衣袍衫,因一阵阵疾风席卷而使薄纱衣裙紧裹着身躯,呈现出的曲线美极为醒目。她刚刚洗沐的脸颊,粉中透红,眉若远山,好似刚刚出水的芙蓉,自然美貌,胜过仙子。 吕不韦惊呆了! “少主。”吕童上前拽了一下他的袍衫。 吕不韦醒悟过来,但他脑海中又浮现出往日的一幕景象。 两年前初夏的一天,阳光灿烂,微风拂面。吕不韦只身到邯郸大街联系推 销珠宝之事,忽然看见一辆豪华的马车上,除了摞放的几匹绸缎外,还坐着一位身穿粉红色罗裙的少女,一双眸子美丽动人,浑身上下透着妩媚,简直令人心慌意乱。 他真想追上去同这位姑娘说上几句话,但碍于街上行人不断,不便于开口,只好痴望着那辆载坐丽人的马车离去。 现在,他发现眼前的这位姑娘与那位少女非常相似,神态、举止、面容、眼睛几乎一模一样。是她,是她,绝对是她…… 他鼓足勇气,向前迈了几步。 赵姬听到了这位男子的脚步声,看到了他脚上的云履。但是她不敢抬头,那颗心怦怦地跳着,她紧闭双唇,咬紧牙关,现出一副难以自拔的窘态。 “姑娘,在下吕某向您施礼!” 她用眼睛的余光看见他正在抱拳躬身,心里紧张而纳闷,男女有别,互不相识,施的是哪家的礼呢?她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好大的工夫,才默默欠身施拜。 他见她虽未吭声,但是终于还了礼,心里似乎受到慰藉。他继而安慰道:“姑娘,请不要怕。在下是邯郸南大街珠宝商人,名叫吕不韦。” 她默不回声,但静静地听着。 “姑娘,我吕不韦原本是韩国阳翟人,因少年读书受到干扰,兵荒马乱,战事不止,故随父学习经商,四海奔游。现独自漂泊于赵国,以售卖珠宝谋生。 然而吕某安分守己,仁义待人,从不欺骗他人。请姑娘尽管放心!” 她仍是默默地听着。 张煜已经洗完了脸。当她转身拾级而上的时候,听到岸上一位男人的说话声,便停下脚步。“姑娘,我吕不韦更不是那种不仁不义之人!” 她还是低头不语。 “姑娘,你一定有满腹心事,如磐石般沉重压在心头,然而却不愿向他人倾诉!如果您相信我的话,何不说出来以解心中烦闷?或许在下能为姑娘尽些微薄之力。” 她一听这话,“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张煜听到赵姬的哭声,急忙沿着台阶跑了上来,扶着她的胳膊安慰道:“表姐,表姐,表姐……” 赵姬用手帕捂着泪眼,仍在啜泣。 吕不韦也慌了。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竟然刺痛了她的心,一时间不知怎样安抚她。 “表姐,表姐。”懂事的张煜继续劝解她,“你不要哭了,咱们不是逃出来了嘛!” 吕不韦一听这位小姑娘的话,心里不禁暗自揣摩,看来她确实有满腹心事,大有可能她遇到了什么不幸,而且涉及个人安危。他想,大丈夫应该助人行义,不应该见人之危而袖手旁观。于是,他向前跨了一步,向她的表妹询问道:“小姑娘,请问你和你表姐尊姓大名?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何不讲出来让我听听,或许我吕某能够为你们化解几分忧愁!” 张煜松开双手,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眨了眨眼,带着半信半疑的语气道:“我叫张煜,表姐姓赵,名仲媛,人称赵姬。有权有势的人欺负表姐,你能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 “你不妨实言相告于我,我会想办法的。”吕不韦急切地催促道。 张煜见这位公子态度真诚而恳切,面容可亲,自己年幼的心灵里不觉产生了一种依赖感和信任感。她随即眨着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简明地述说了西门风、淳于地、廉厉等恶豪到表姐家无礼逼亲的事情,以及她俩冒着生命危险、拼命离家逃走的经过。说完后,再三恳求这位相公给予帮助。 吕不韦听完后,凝神思索。 赵姬已经停止哭泣,用手帕擦了擦泪水,偷偷地看着吕不韦—— 只见他面容清秀,眉峰紧锁,一双大眼透着睿智的光芒,高高的鼻梁挺直,瘦削的身材极为洒脱,看不出半点商人模样。头戴黄色缁撮,身穿交领宽松大袖的深衣,腰束紫色大带,足蹬白色云履,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看来此人有到郊外散步阅读的习惯。他有文士神态,且举止典雅。 她从心底产生了几分敬慕之情。 此时,吕不韦的心情也不平静。尽管他在家乡有一位温柔多情、善良温顺的妻子田氏。他到邯郸又结识了一些美貌女子,但是他对眼前的这位姑娘却有一种更深更广更浓的爱怜,觉得赵姬身上充满着更加迷人、更加神秘的气质。 他暗下决心,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赵姬脱离险境。 突然,他心中萌发出一种无比强烈而又无法抑制的感觉:这个女子将会与他共同度过辉煌的一生!为此,他愿为她付出一切! 为了使事情做得更加稳妥,他先追问了一句:“赵姬,请不要见怪,吕某多有不雅,敢问姑娘是否婚嫁?” 赵姬听了吕不韦的问话,羞涩地低下了头。 “唉,我表姐还没定亲呢!”张煜嗔怨地回答道。 “请恕在下冒犯!”吕不韦急忙致歉。心想,这下可好了。原以为凤已求凰、名花有主,没想到如花似玉的赵姬尚且独居闺房。他更加坚定了信念。于是,他接着刚才的问话:“既然如此,赵姑娘没有什么牵挂,依吕某一孔之见,赵姑娘还是应该及早逃出邯郸城,不应该留在城内。” 赵姬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妥,因为母亲和舅父还不知道她的去处,且自己又是一个柔弱女子,即使乡下有几户亲友,但他们离邯郸城比较遥远,怎么去找他们呢?她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你家里有亲人,令你难以割舍,但你可以让他们护送你到乡下!” 吕不韦深知赵姬的心事,便把自己的主意告诉了她。 她静静地听着。 “今天晚上,你必须赶回城里,同亲人们仔细商量一下,而后趁夜深人静之际,及早逃出虎口!” 赵姬神情忧郁地望着邯郸城。她十分担心,由于秦、赵之间连年作战,赵国都城邯郸长期处于戒严状态,到了夜晚,各个城门禁止通行。她着实感到失望。 “姑娘,请不要多虑。”他已经猜出她的心事,便先把手中的竹简递给吕童,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块刻有“赵都邯郸”字样的月牙形玉佩,递向赵姬,“给!拿着它,就可以出城。这就是出城的凭证!” “吕公子,多谢了!”赵姬终于开了口,向前屈体一拜,伸手接过玉佩。 “这下可好啦,您真是救命恩人!”张煜天真的目光注视着吕不韦,感激地说道。 “岂敢,岂敢,姑娘言重了!”吕不韦听后摆了摆手。 赵姬撩起衣裙,准备屈膝施礼告别。 “姑娘不必如此。”他急忙上前搀扶制止。之后,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串闪烁着光辉的珍珠项链,双手递于赵姬,“赵姑娘,这是我吕不韦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不,不,不,这不行。”赵姬连忙推辞,不肯接受。 “赵姬,今日吕某结识,实乃三生有幸,你又何必这样见外呢?”他态度坦诚而又恳切。 “表姐,既然吕公子这般客气,您就收下吧。”张煜在一旁劝道。 “小孩子,你懂什么?”赵姬瞥了张煜一眼。 “什么懂不懂的!反正人家吕公子是真心相送,你想那么多干什么?”张煜上前从他手中接过项链,一下子就塞到她的怀中。 “表妹,你……”赵姬一手拿着月牙形玉佩,一手握着珍珠项链,感到左右为难。她知道,这珍珠项链并非一般礼物,很可能是一个定情信物,即使他是珠宝商行的掌柜,也不会轻易将这种珍贵的东西送给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如果轻易地收下它,那将意味着什么呢?况且父母不知,将来一旦被发现,又有谁来为自己做主呢?可是,他的态度那样诚恳,他的心肠那样善良,他的谈吐又那样非凡……她站在那里,踌躇不定。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后宫女子中,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绝对是一个耀眼而另类的存在。她的出身不清不楚,却一嫁巨富,再嫁王孙。她拥有机敏的头脑和坚毅的品质,却不管不顾地为着欲念一败涂地。她与那个时代最强的男子纠缠不清、难舍难分,然而最终谁也没有留下,离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