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8.96
折扣购买: 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精)/博物学文化
ISBN: 9787313139580
库尔特·约翰逊,生于1946年,美国昆虫学家,比较宗教学及意识研究领域的ZHU名学者。因其在分类学,进化学以及生态学上的突出贡献(特别是蝴蝶研究)而闻名于科学界。著述颇丰,他的著作《纳博科夫的蝴蝶》曾于2000年入选华盛顿邮报“十佳科学图书”。
1917年,这种田园生活戛然而止。为逃离俄国革 命及迫害,纳博科夫举家逃往克里米亚。家人把纳博 科夫和他弟弟谢尔盖(Sergey)预先送走,这样可以 避免被征兵进入苏联红军。我们的纳博科夫到了目的 地发现,那里是鳞翅目昆虫活跃的地方,非常神奇, 他还生气为什么不早点来,因为采集昆虫的大好季节 已经结束了。纳博科夫一家在那里一起生活了16个月 ,那是纳博科夫初次体会到漂泊的滋味,以及作为后 革命时期的俄罗斯侨民那种活得不太真实的感受。当 时战事风云变幻,克里米亚地区被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德国人、鞑靼民族主义者占领;最后红军又将其夺 回。红军枪毙并暴打了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军官,因 而纳博科夫全家不得不隐瞒身份。纳博科夫的堂弟也 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巴伦·尤里·劳施·范·特芬本 伯格(Baron Yuri Rausch von Traubenberg),在 向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枪阵地冲锋时被击毙。此外,纳 博科夫家族长期蔑视在国外银行开户存钱的行为,认 为那样是不爱国的表现,他们也因此痛失大笔财产。 他们从圣彼得堡偷偷带走的滑石粉盒子里的些许珠宝 是他们当时保留的全部财产。 当时人们表现出困惑、混乱以及时不时的恐慌, 但还隐藏着内心的躁动,克里米亚聚集了许多反布尔 什维克主义者,他们很狂躁,那里一片喧嚣,纳博科 夫也陧慢被熏陶成了一个浪荡公子哥。他在《说吧, 记忆》中写道:“这里总是会有许多年轻人,有年轻 貌美、棕色皮肤的女子,有位叫索兰(Sorin)的著 名画家,有演员,有位男性芭蕾舞演员,还有快乐的 白军(Whitearany)军官,他们有些不久即战死疆场 ;这些人每天开海滩派对,举行舞会,开篝火晚会, 欣赏波光粼粼的大海,用着克里米亚当地的香料,过 着放荡的日子。” 生活在这样一个诱惑多、容易让他分心的半岛上 ,他依然不忘采集蝴蝶。他收集了很多蝴蝶后发现, 生存在南方的蝴蝶与他在圣彼得堡(位置偏北)捕捉 的蝴蝶不同,前者带有浓厚的异域风情。其实这种非 自愿式在外旅居的生活在另一方面补偿了他,那就是 给了他实现中学和大学时期的梦想机会——在野外长 途旅行考察昆虫,他可以跨越乌拉尔山进入亚洲捕捉 昆虫。之前由于他家坐落在高原附近,他的大部分蝴 蝶都是捕捉自海边公园或花园中的,他对这些蝴蝶已 毫无兴趣。另外,在艾-彼得山(Ai-Petri)多岩 石的南坡,以及高原上的山地牧场甚至更远地区,纳 博科夫基本已经走遍了这些地方,自然也在此地采集 了足够多的蝴蝶。他还去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中部和北 部采蝶,其中一条路线是去了楚福特凯里 (Chufutkale)和巴赫奇萨赖(Bakhchisaray), 那是鞑靼可汗最初的根据地,普希金著名的两首诗的 名字还取自鞑靼可汗的泪泉。另一条路线是沿小路走 过了黑海,在那里他不幸被布尔什维克哨兵给拦住了 ,哨兵看他拿着个捕蝶网,以为是给不远处的英国战 舰通风报信的,因而想逮捕他(第二天搞清楚了状况 ,那个网确实是用来捕捉蝴蝶的,于是士兵们抓了各 种当地的蝴蝶给他,并释放了他)。纳博科夫总共收 集了200种蝴蝶和蛾,这为日后他发表的第一篇鳞翅 目研究论文(当然,也是第一篇用英文写的文章)提 供了素材。这就是多年后在《昆虫学》杂志上发表的 “关于克里米亚地区鳞翅目的一些研究记述”。 1919年3月,纳博科夫和其余反布尔什维克人士 从塞巴斯托波(Sebastopol)出发,乘一艘又小又脏 的希腊货船航向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最 后驶入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纳博科夫有很多 东西都遗留在了俄国,包括在他家维拉别墅中珍贵的 蝴蝶收藏和他从克里米亚捕捉到的蝴蝶。安德鲁·菲 尔德是他的第一任传记作者,他曾对安德鲁说,按他 的设想,他的克里米亚蝴蝶收藏会比维拉别墅的珍贵 收藏保存得更好,因为至少它们会被陈列在苏联博物 馆里。他闭上眼睛,想着如果不是这样的政治背景, 他本可以这样生活:在这样一个博物馆里做一个昆虫 学家,生活安逸宁静,或许还有点小名气。 不久他来到了希腊,他敬仰这里的帕特农神庙( Panhenon),可是在鳞翅目昆虫收藏方面的运气却很 差。后来他们取道去伦敦,他们在那里有亲戚,是纳 博科夫父亲的兄弟,他在俄国大使馆谋职。虽然那职 位不稳定,因为他代表的是一年半前就已经倒台的俄 国政府。纳博科夫的父亲希望在那儿谋求一份工作, 希望影响当地舆论,继续反对布尔什维克,但徒劳无 果。后来家人决定把纳博科夫和他弟弟送去念大学, 考虑到纳博科夫对昆虫学感兴趣,家人便为他选择了 以科学见长的剑桥大学。 P163-165 <p>1.博物学文化丛书最新作品<br/><br/>2.纳博科夫为世界文学留下了《洛丽塔》《普宁》等佳作,又是一位专业的蝴蝶专家。本书为读者展现文学大师纳博科夫的科学人生<br/><br/>3.国内首部关注纳博科夫的科学成就与贡献的科普著作<br/><br/>4.他是一位倍受争议的小说家,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他还是一位蝴蝶分类学家,坚守古典博物学的底色,沉寂科学界达半个多世纪,如今终获高度评价。 <br/><br/>5.本书讲述了一段因纳博科夫蝴蝶研究而引发的科学争论,为纳博科夫的科学成就作出了最公正的评判<br/><br/>6.本书曾荣登《华盛顿邮报》十大科学类图书榜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