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藏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08
折扣购买: 九世班禅内地活动的前前后后
ISBN: 9787521101591
依照藏文佛经所载与藏族民间传说,班禅为无量光佛 的化身,藏文称“vod dpag med”,也即梵 文“Amifftbha”,汉文译作“阿弥陀佛”。他是“西方 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者往生“西方净土”,故 又被称为“接引佛”。有十三个名号,即:无量寿佛、无 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 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 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在藏传佛教寺院的神殿里,常与释 迦佛、药师佛并列一起,共享尊崇与祀奉。 佛为普度众生,亲转法轮,化身来到人世,救苦救难 ,随类化导,期成正觉。色身虽示涅粲,但慧觉未昧,转 世重临,连绵相沿,虽有家族地域之别,其慧根一灵,历 世不泯,遂有活佛转世。活佛转世的理论主要来自佛教灵 魂不灭与化身观念。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即格鲁派,善规 派)两大转世活佛之一的班禅喇嘛,即是无量光佛化身人世 、普度众生的产物。 尽管格鲁派的活佛转世系统最多、影响亦最大,但却 不是活佛转世制度的创立者。首先采用活佛转世方式来确 定教派法统继承人的,是噶玛噶举派(karma bkav rgyud ,即白教)黑帽系的高僧噶玛拔希(karma pakshi,1204— 1283年)。他在临终前对弟子邬坚巴(u rgyan pa rin chen dpal,1230一1309年)说:“拉朵(La Stod)方面, 必出一位继承黑帽系者,在彼未来以前,汝当代理一切。 ”噶玛拔希圆寂后,邬坚巴依其预示,在后藏贡塘(gung thang)地方找到了转世幼童让迥多吉(rang byung rdo rje,1284—1339年),此为第一例活佛转世。由于噶玛拔 希生前曾声称自己是印度萨罗诃(saraha)的化身,是噶玛 噶举派创始人堆松钦巴(dus gsum mkhyen pa,1110一 1193年)的转世者——尽管他比堆松钦巴小11岁,该派弟子 遂称其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二世活佛,追认堆松钦巴为第 一世活佛。 格鲁派创立人宗喀巴(tsong:kha pa,1357一1419年 )倡导僧人严守戒律,禁止僧人娶妻。1388年,他本人改戴 象征守戒的黄色僧帽;1395年,供精其寺(rdzing phyi dgon)慈氏像(即弥勒佛像)比丘衣具一套,表明佛陀亦应遵 守比丘戒,显密一切僧众则更不能例外。以此之故,格鲁 派获得“善规”的美誉,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藏传佛教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教派。为了保持法统传承 不断,教主权势不减,以及寺院财产和庄园不被分割受损 ,格鲁派首领们遂也采取活佛转世方式,并对其进一步加 以完善,形成一整套制度,产生出众多的格鲁派活佛转世 系统,其中影响最大的,即是上溯至格鲁派教主宗喀巴两 位弟子克珠杰(mkhas grub rje,1385一1438年)和根敦珠 巴(dge vdun grub pa,139l—1474年)的班禅额尔德尼 和达赖喇嘛两个转世系统。 关于班禅转世系统,藏文史书及学术界有三种计算方 法: 第一种说法,把班禅系统分为宗喀巴之前和宗喀巴之 后两段,在前一段已历七世,即:第一世拔巴绕觉,印度 人,传为龙王应化。一日,他迷失林中,经神导引,来到